高等教育决策的资讯参考架构:自愿性大学校院测量计画

首页 > 

留学

 > 高等教育决策的资讯参...

高等教育决策的资讯参考架构:自愿性大学校院测量计画

【台湾教育部 - 新闻资讯】高等教育决策的资讯参考架构:自愿性大学校院测量计画 2013年08月02日 09时讯

2011年2月,美国18所大学校院(包含2年制、4年制、研究所、公立及私立、营利及非营利)的校长,共聚一堂寻找一组简单有力的重要量尺(测量工具而非标準),这些量尺能够提供联邦与州政府的决策者较完整的高等教育全貌。校长们于本年7月10日发表了「一种较好的高等教育决策资讯参考架构:自愿性大学校院测量计画」报告(A better Higher Education Data and Information Framework for informing Policy: The Voluntary Institutional Metrics Project),他们相信这些测量将可改善围绕高等教育的公共政策辩论,也愿意提供他们学校做为试测的对象。

过去两年,在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的赞助下,这些校长共同努力获取、分析他们认为与高等教育重要有关的5项问题如下:1.学生贷款的偿还及违约比率(Repayment and default rates on student loans)-显示毕业生是否找到可以让他们偿还贷款的工作。2.学生学习进度与完成学业(Student progression and completion)-显示完成证照或学位课程的进步状况。3.每一学位的花费(Cost per degree)-包含大学校院产出一个学位的各项费用。4.毕业生就业概况(Employment outcomes for graduates)-表示学生有能力找到工作并于毕业后增加薪资所得。5.学生学习成果(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告诉我们一所大学校院如何有效地教育及评估特定文凭证照所要求的学习,并促进不同学校文凭证照品质之间的比较。

过去10年已有很多自愿性的资料蒐集,以回应高等教育绩效责任的逐渐受到重视,以上量尺考虑提供有关费用、品质、效能、效率、学生上大学能力及学生成功就业的完整图像,它们协助决定资源包括公共投资如何善用以及文凭证照是否有足够价值。

多年来,国际上已有数种世界大学排名,各先进国家也发展各种大学评鉴制度,惟以提供高教决策重要参考资讯为目的的自愿性大学校院测量计画,确有其不同之处,似乎值得了解其内涵,并做为我们思考及形成高等教育政策的参考。

资料

【台湾教育部 - 新闻资讯】高等教育决策的资讯参考架构:自愿性大学校院测量计画 台湾与祖国大陆一样,有着浓厚的重视兴学办教的传统。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就在台湾开始兴办教育事业。17世纪中叶,在孔庙设立“太学”,陈永华为“学院”,也是“太学”的主持人,可以说是台湾最早由中国人自己建立的学校。陈永华不仅自己鼓励乡社办小学,还重视高山族的教育,鼓励高山族送子弟入学。清政府治理台湾后,更重视台湾的教育事业,在台湾逐步建立府学、县学和社学,历任巡台长官都兼任台湾的学政(教育长官)。福建巡抚沈葆桢入台主持防务后,为发展东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指示举办“番学”,从此高山族的教育得到了重要发展。台湾逐渐建立起包括“太学”、府学、州学与“番学”在内的初步教育体系。当时的“太学”,相当于今天的高等教育;府设府学,州设州学,可以说是一种中等教育;乡社设社学,即乡塾,为初等教育;“番学”为少数民族教育。同时台湾也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台湾建省后,第一任巡抚刘铭传推行革新,在教育上先后设立了“西学堂”、电报学堂等学校,已具备现代学校的雏形。如西学堂有较完备的设施,课程不再限于儒家经典,还设有外语、历史、地理、测绘、算学、理化等。这些措施,为台湾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台湾教育的起源1630年代,跟随荷兰东印度公司来台的传教士干治士()利用罗马拼音将台湾新港附近的平埔族语言文字化,并利用该文字开堂教授圣经。该文字因为 东印度公司传授于平埔族新港社,所以称为新港文或新港文字。1636年,荷兰传教士罗伯图斯·尤钮斯(RobertusJunius)更开始在新港社创立学校招收平埔族学童,教授新港文、圣经与罗马文字。后来,南部平埔族大社中,通通都有类似由传教士设立的教育机构。这些学校,就是台湾教育的启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