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围绕地学特色发掘市场需求

首页 > 

地方

 > 河北

 >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围绕地学特色发掘市场需求

作为一所刚成立5年的独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去年首届毕业生就业率就达到90%,今年开学以来,用人单位陆续上门举办小型招聘会,形势好于去年。

“我们的不足在于建校时间短,经验和积淀不够,优势在于具有民办学校灵活适应市场的高效机制。”长城学院院长王果胜说,“发挥适应市场的灵活机制并不是盲目追逐市场热点,而是要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发掘市场需求。”

众所周知,这些年来,许多农、林、地、矿、油等传统意义上的艰苦行业院校纷纷改名,淡化行业色彩。而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经过充分讨论后认为,独立学院要生存发展,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要有“根”,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学校设置了地质学、宝石学、测绘工程、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等22个专业,建立起以地学为特色,以工科为主体,理、工、经、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独立学院招收的是‘三本’的学生,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们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应用型管理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也要进行相应的创新调整。”长城学院党委书记李朝秀说。

为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长城学院力求改变传统本科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的新方式,推出“3+1”和“1+N”培养模式。“3+1”就是用3年时间完成课程教学,第4年重点进行毕业生实习、毕业论文和上岗实习,以及选学更多的知识和技能;“1+N”即通过4年的学习,让学生取得一个毕业证和若干个职业资格证。英语专业还建立了“英语+专业+现代化技能”的模式;学院还开设了一些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型课程,如实务课程、项目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自修课程、技术规范课程等。校企合作、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组合式考核法等也都在新培养方案中得以体现。

为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学院加强实训实习等环节,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理工科专业平均达到32.6%,文经管专业平均达到27.7%,全院平均达到30.0%。学院整合利用中国地质大学的资源,在北戴河、周口店、清西陵等地建立了校外教学实习基地,与河北省第三测绘院、保定地质大队、保定市国土资源局等单位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学院学生外出实习达5000人次。

长城学院还设置了6门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把过去第二课堂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院通过师生投票的方式,研究确定了由8个类别、64门课程组成的公选课课程体系,增设了中国传统文化、创造学概论、大学生创业、数学建模、信息网络安全等一批新课程。这些课程,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和行业内用人单位的联系,将地质行业的行业标准规范和最新技术进展融入教学,同时对学生加强行业职业教育,向行业内输送更多应用型地学人才。”该院党委书记李朝秀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