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中多措并举推进提升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

首页 > 

地方

 > 江苏

 > 江苏扬中多措并举推进...

江苏扬中多措并举推进提升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

“忙碌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没时间体会痛苦;奔波是一种快乐,让我们真实地感受生活;疲惫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无暇顾及空虚……”日前,扬中市教育局局长张源泉借用这段微博上流传的“名言”,向记者描述了该市在实施区域教育现代化提升工程过程中教育工作者的甘苦。

2011年10月,扬中市成为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提升工程全省8个试点地区之一,就此吹响了进军更高水平教育现代化的号角。一年半来,扬中市的教育工作者用智慧和汗水,培育出了一朵朵鲜艳的高水平教育现代化之花。

有限资金用于内涵提升

与苏南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扬中市的财力并不十分宽裕。学校在建设现代化校园时,是追求外表的光鲜,还是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内涵提升上?扬中教育人量力而行,作出了明智的选择——放下面子,建好里子。

走进扬中市外国语中学校园,记者对此深有感触。学校的办公楼和教学楼还是多年前建好的,外墙贴着老式白色瓷砖,与才建成不久的色彩艳丽的塑胶跑道形成鲜明对比。但只要你走进楼宇内部,一股浓郁的现代化气息就扑面而来。新建的历史专用教室里,不仅配置了40套仿古条桌、鼓凳、灯具,还配备了几十件古代文物的复原模型,如地动仪、古长城模型、都江堰古水利工程模型、金缕玉衣模型等。墙面上图文并茂的挂图介绍了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便于学生全面、系统、直观地学习。学校里还有很多间这样设施先进、功能完备的教室,如地理专用教室、书画室、音乐室、舞蹈室等,涵盖了各个学科,充分展示了教育现代化提升工程的成果。

在扬中市,许多学校都采取了与外国语中学类似的做法,先改里子,再讲面子,将提升重点放在多功能教室和专用教室的建设上。这些学校的外貌虽然朴实,内涵却很丰厚,教室设施条件在国内堪称一流。

城区教师向农村流动

实现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首要的就是实现师资的优质均衡。为促进城乡师资的合理配置与流动,扬中市教育局规定,城区年轻教师必须到农村学校任教满3年,才具有申报高级职称的资格。而且这3年内,该教师需要至少有两年考核优秀才能申请回到原城区学校。

孙荣莉原来是扬中市实验小学的美术教师,2009年申请到农村学校扬中联合中心小学任教。在联小的3年时间里,她工作兢兢业业,深受同事好评和学生喜爱。去年,联小校长杨孝其不舍地对孙荣莉说:“你有空时把年度考核优秀证书复印一下,我给你办理回城手续。”没想到孙荣莉却说:“我对这里的工作环境很满意,不想回去了。”于是,她就这样留了下来,在联小扎下了根。

像孙荣莉这样自愿留下来,在农村学校任教的城区教师不止一个。“一方面是因为农村学校在教育现代化提升工程中大幅度改善了办学条件,与城区学校相比已没有多少差别,”孙荣莉回答了记者的疑问。“另一方面,农村学校也为我们年轻教师的成长搭建了广阔的舞台,发展空间不比城区学校小。”杨孝其介绍说。

透过联小这个窗口,记者看到了扬中城乡师资力量优质均衡发展的喜人景象。但扬中市教育局并没有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他们在教育现代化提升工程中提出了更高目标:全市要培养一批学术造诣深、管理水平高、教学能力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教育教学拔尖人才,即5名镇江市级名校长、30名镇江市学科带头人、10名省特级教师、5名教授级高级教师。“对于学校,我们提出每所学校的镇江、扬中两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比例要达到15%以上。”扬中市教育局党委书记顾明社说。

一校一基地

在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提升工程试点工作责任分解表中,扬中市明确提出,市级以上特色学校建成率要达到70%以上。对此,校长们信心满满。“这一轮建设是硬件建设与内涵发展齐飞,局长管硬件和师资配备,校长们就得义不容辞地抓好内涵发展。”扬中市外国语小学校长匡爱红说。

如今在扬中,不论是农村学校还是城区学校,都因地制宜,形成了各自鲜明的办学特色。在丰裕中心小学,记者感受到了浓郁的剪纸文化气息,走廊上、教室里到处贴满了孩子们天真烂漫的剪纸作品。这是一所已经完成现代化改造的农村小学,该校实施以剪纸为重点的特色艺术教育,在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实现了突破性发展。

目前,扬中市已经生成了“一校一基地”、“一镇一主题”的现代化教育构想。近年来,该市高标准建成了实验小学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指导中心,联合中心小学国学馆、天文台等基地,另有第二实验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开发区学校环保科普教育馆等正在建设中。而已经建成的场馆,均已作为课外活动实践基地免费向全市中小学生开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