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析2017高考语文试题 引导语文教学回归本位

首页 > 

高教

 > 专家解析2017高考...

专家解析2017高考语文试题 引导语文教学回归本位

今天上午,第一科语文拉开了2017年高考大幕。今年,全国高考语文科共有9份试卷,其中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3份,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分省自主命制6份。

今年是高考改革的全面推进之年,语文科目的试卷有何新变化、新发展?试题如何反映考试内容方面的改革?围绕这些问题,邀请多位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语文特级教师、语文教育研究学者进行解析。

贴近时代,把立德树人贯穿命题全程

“如果还关在教室里死抠书本,绝对行不通!”拿到试题,深圳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王木森一边浏览一边感叹,“引导学生加强对人生的思考,对社会的关注,以我手写我心,这是我们今年要为高考语文试题点赞的地方。”

“江苏卷的语用题,纳入了刺绣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一带一路’的全球化意义等热点话题,引导考生关注现实,强化责任和担当意识。天津卷‘词云图’一题的阅读与归纳,引导考生关注社会进程中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变化。”王木森说。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表示,语文科在高考科目体系中独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优势功能。2017年高考语文的重中之重,是以有利于终身学习的语言、文学、文化的必备知识标准,以提高语用水平、塑造思维品质的关键能力标准,以提升审美境界、涵育人文精神的学科素养标准,以加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核心价值标准,推动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实现。

据介绍,今年高考语文科还突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

“一方面,材料选取着重于展示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德情操。例如,浙江卷引用《论语》中孔子与子贡、颜渊的两段对话,在测试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同时,引导品评古人平等善诱、好学勤勉、谦虚恭顺等良好品质。”王木森说,“另一方面,让传统照进现实。例如,全国卷Ⅱ论述类文本阅读‘青花瓷兴起’,在历史回顾与现实展望中,引导考生了解古代丝绸之路及其重大意义。”

取消选考,学科素养全覆盖

“今年语文科目的一大变化,是把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题,实现了全覆盖。”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尤立增说。

“过去,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题是二选一作答。据统计,有的省份90%的学生选择实用类文本阅读,因为他觉得文学类驾驭不了,慢慢就默认不做了。”王木森解释说。

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告诉记者:“其实,早在2017年语文考试大纲修订时,这个变化就引起很大反响。有些学校和老师是考什么就教什么,这几年文学类教学有淡化倾向。现在三类题都要考,会迅速扭转语文教学一线因应试而产生的偏差。”

记者看到,实用类文本阅读,全国卷Ⅰ中展现中国影像发展历程的“央视纪录频道”,全国卷Ⅱ中引导学生关注环保的“垃圾分类”调查。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表示:“这些题目都做到了文字与图表搭配,要求考生带着问题进入文本,搜寻、锁定、分辨和提炼关键信息,从而实现对考生检索、理解、分析、评价等能力的重点考查。”

文学类文本阅读,全国卷Ⅰ中有反映军民团结、民族和谐的小说《天嚣》,全国卷Ⅲ中有呈现平凡温馨生活的散文《我们的裁缝店》。专家表示:“命题均关涉思想情感、人物形象、叙事艺术、语言风格等文学阅读的核心要素,在全面检阅考生文学素养的基础上,突出审美鉴赏能力的考查。”

论述类文本阅读,全国卷Ⅱ探讨富有历史意义的“青花瓷兴起”,全国卷Ⅲ解读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乡村记忆”。

“一方面承继过往,重点考查对文章基本观点的理解,另一方面力图作出新的探索,强化对论述方法、论证方式和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考查。”专家指出。

回归本位,“说话得体”成考题

“今年有一道题专门考‘说话得体’。”温儒敏告诉记者,今年全国卷第20题,考查诸如“璧还”“失陪”“垂询”“献丑”“高足”“赐教”等敬辞谦辞在交际语境中的得体使用。“别小看这区区5分,它预示着语文教学回归本位的趋势。”

王木森也认为,得体、连贯、流畅、简明是语言表达最基本的要求,但是,现在的语文教学很少关注。“对说话得体的考查,一定会对一线教学有所触动。”

与其他人关注试卷的“变化”不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巢宗祺关注的是“不变”——一个延续了20多年的题型——默写。“有人认为默写是死记硬背,是浅层次教育。有人觉得,现在手机一搜就找到了,为什么还要背呢?”在巢宗祺看来,学生背诵优秀诗文除了记述语言,还能在头脑中留下语言模型、塑造语言机制、获得情感教育和思想文化教育,很有必要。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表示:“为了进一步拉开试题的区分度,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客观题分值增加了14分,书写总量有所下降,但阅读总量尤其是思维含量并未降低,试卷的整体难度与往年大体持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