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完成小学到高中十册传统文化诵读课本初稿

首页 > 

地方

 > 上海

 > 上海完成小学到高中十...

上海完成小学到高中十册传统文化诵读课本初稿

上海已完成小学到高中十册诵读课本初稿

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举办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上传出信息,本市将以深化进教材、进课堂、进课外等“六进”为抓手,着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师生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和持续不断的过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需全方位。学校应该成为一座熔炉,一座培养人才的锤炼之炉。据悉,“六进”具体为:

一是“进教材”。上海市教委组织专家集体编撰的小学到高中共十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诵读课本》,历经两年,目前已基本完成初稿。下一步修订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对课本进一步完善,采用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提高教学要求。

二是“进课堂”。本市将深化“学科德育”理念,加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联动,将新建立的8个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成学科德育智库,强化思想品德、语文、历史、地理、体育、美术、音乐、艺术等学科的课程育人作用。针对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加强安全与防范、法律与道德、民族与文化、环境与健康、综合与实践等五大主题教育整合实施体系。

三是“进课外”。未来将结合深入推进上海校园文化传承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抓住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和“践行”两个环节,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四是“进网络”。充分发挥网络文化育人功能,实施《“易班—学生网络互动社区”建设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的网络精神家园。近期已重点开展“文化根·民族魂·中国梦——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博物馆模拟参观、高雅艺术线上抢票等系列活动。

五是“进教师队伍建设”。本市已实施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工程,在中小学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中,重点加强对教师职业感悟与师德修养、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班级工作与育德体验、教研与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入职教育;对高校新教师实施为期3个月的脱产岗前培训;健全教师市级共享课程体系平台,建立60门左右的师德与素养类的教师培训课程;建立19个德育实训基地。

六是“进评价体系”。本市将以深入实施上海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为导向,在学生品德行为植树中凸显对学生的理想信念、公民素质和健全人格的过程考察,并通过热爱祖国、自尊自爱、尊重他人、有诚信和责任心、遵守公德以及拥有关怀之心、公正之心等具体指标,加强对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察。修订和完善《中小学生成长记录册》,重点做好学生发展情况的记录,内容包括品德发展、学习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实践能力等。

市教委正在研究制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将着力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组织领导机制、协同联动机制、评价督导机制和条件保障机制。《实施意见》目前正在征求意见,将于10月底印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