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迷之就业观:“网红”成最向往职业

首页 > 

人才

 > 95后迷之就业观:“...

95后迷之就业观:“网红”成最向往职业

年年“最难就业季”,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765万人,较2014年的727万人、2015年的749万人继续攀增,再创新高。这并没有什么可称道的,估计明年会成新一届的“最难就业季”。我们这里要讲的是,一份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报告称,48%的95后毕业生或准毕业生选择了“不就业”,其毕业去向五花八门,包括:学习深造、创业、间隔年、当直播网红、回家结婚生子,等等。不愧为“迷之就业观”。

面对就业,95后们在想什么?

据调查,面对最难就业季,部分95后带着“不差钱”“不将就”“不在乎”的态度,走上了“不就业”的道路。服务员、行政文员、公务员成为95后最不喜欢的三大职业。在这些小鲜肉看来,公务员、国企员工等所谓的“铁饭碗”是父母一辈的选择,对自己来说,不太在乎岗位身份的“象征意义”,更多人愿意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一门职业。比如网红。

今年毕业于北京某大学的小暖说,身边有很多同学都在直播平台做网络直播。她笑称,感觉身边好多“网红”。“好玩,又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做得好还能得到一定的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有趣,好玩,成为了很多95后择业的标签。

95后们更渴望自己创业

比起上一代人,部分95后不愿意盲目听从家人的安排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不愿意将就未来的就业方向,渴望靠着自己的能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天地。

大数据显示,在“不就业”的95后中,超过15%向往创业,自主创业已成为他们奔“钱”程的新途径,而将近一半95后将创业目光锁定海淘、O2O、自媒体等新兴互联网创业项目。

今年6月,刚大学毕业的95后强子成功注册了自己的公司。此前的3个月,强子一直在反复思考,自己毕业后,是就业还是创业?在枯燥的实习生活中,他发现自己不适合办公室生活,于是毅然决定走上创业的道路。

95后们注重内心的沟通与修行

调查显示,在“不就业”的95后中,除学习深造、创业、新兴职业外,“间隔年”也成功跻身95后最爱的毕业去向排行榜,并且达到4.8%的比例。

“间隔年”是指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以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长期的旅行,体验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在国外,特别是在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间隔年”已发展得比较成熟。在中国,近年来也逐渐兴起。

大数据报告显示,这些“不在乎”工作的95后更希望投身到国际化的支教、环保义工、医疗义工等公益行动中。

今年从湖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毕业的罗奇就表示,他需要用一个“间隔年”来不断沉思,找到人生的方向。“我不想像大多数人那样,按部就班地找工作、结婚、生子,而是希望自己通过不断的尝试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今年9月,他将通过自己暑期的工作所得和众筹得到的资金,在贵州迈出自己“间隔年”的第一步。一年的时间,他准备做一个中国“阿甘”,带上自己所有的迷茫,环跑中国。

总之,“慢”一点就业并非不可,但这个时期应该有一定的截止时间,时间截点到了后,不论做到了什么程度,都应当让自己走上“正常”轨道去就业,意义不一定只能在工作外找到,职场亦有着重要历练作用。“网红”没有那么好当,95后小鲜肉们还应当以不啃老为底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