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沦为形式 谁之过?

首页 > 

人才

 > 爱心沦为形式 谁之过...

爱心沦为形式 谁之过?

近日来,哈尔滨工程大学各学院多个班级陆续开展了团聚爱心活动。不约而同,他们大多选择了敬老院这一活动场所,就连活动环节也都惊人相似:提前联系好负责人并约定时间,清理一些积雪或者落叶、和几个老人坐到屋子里亲切交流,随后再拍几张干劲十足、其乐融融的照片,任务就算圆满结束了。  

这似乎已成惯例,敬老院得到免费劳力,老人得到陪伴,班级任务也得以完成,表面看来是三赢的局面,可最关键的地方却常常被忽略,就是那些孤独已久的老人,他们是否需要这样热闹却短暂的时刻?笔者曾参与过这样的活动,老人家们常常在有阳光的地方一坐一整天,不与人说话,尽管娱乐设施齐全,可他们中绝大多数已年迈,甚至生活都不能自理,因此使用者少之又少。一位老人告诉笔者,他的老伴就是在那个敬老院走的,老伴走了之后他就再没人可以说话了,大多数老人们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简单规律的生活,当大学生们需要完成团聚爱心任务时,这群老人于他们的意义可能只是照片的背景板,而任务结束后,意义也就没有了。敬老院的负责人表示,往往这类活动结束了就很少有人会再回来,有的老人刚开始还会念叨,慢慢就不再提了。前央视主持人柴静曾经说过,新闻里她最关注的是人。那么,当大学生在做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的时候,能不能更多地关注人的情感而非任务结果?显然,当前的爱心活动已经本末倒置。  

为什么团聚爱心会成为这个样子呢?它的本意是培养大学生的服务精神、传递爱心与温暖,可如今它越来越像一种形式,并且形式化程度在不断加深,这样的结果,究竟是谁的过错?学生?不论目的,他们确实付出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学校?学校组织的团聚爱心旨在传播爱心,出发点并没错;社会?社会一直在宣扬传播正能量,如何能预料这样的结果。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错呢?既不能归咎于费时费力完成这项任务的学生,也不能怪罪组织活动的学校和社会。从根本来说,爱心活动沦为形式是因为对活动评比和考核。更准确地说,是单一靠照片来评比的考核制度,当评比一个活动的标准是照片清晰度,以及是否有人在做别的事的时候,活动的意义已经大打折扣,因为组织者会更注重拍的照片而非所做的事情,更在意如何营造气氛以拍出看起来更加真实的照片,而非人与人之间真诚的情感交流所激发出的人性闪光点。  

当学校社会用一种非常形式化的标准来考核爱心活动,爱心沦为形式,似乎也理所当然。评比没有错,但我们的评比制度需要改革,应当用一种更加多元、客观、公平的方式,给爱心活动更多空间,让奉献爱心的人真正感受到付出的快乐,让得到关爱的人得到最大程度的真诚对待,让爱心真正有爱。尽管一项制度的改革需要多方面考虑,但是,每个参与这类活动中的人,却可以尽多一份心力,把形式化转化为实质爱心,在形式中发现实实在在的东西。倘若人人都能如此,那就是成功的改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