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传媒学院后勤有个宋师傅,一有雅兴就写诗

首页 > 

地方

 > 浙江

 > 浙江传媒学院后勤有个...

浙江传媒学院后勤有个宋师傅,一有雅兴就写诗

“在我们的年代/还是用情书/来表白,窗外/当你走过/心里总是/安静不下来,爱/随着白色的连衣裙摇摆/马尾辫/真可爱……”

读着这轻快明丽、富有诗意的句子,你绝对想不到它竟出自一个只有初中文凭、整日靠收购废品养家糊口的38岁男子之手。

这个男子叫宋成宝,是浙江传媒学院后勤的一名职工。初来学校工作时,他是食堂的一名切肉工,现在学校保洁中心做废品收购工作。每天中午12点半左右,不出意外,你会在浙传荔枝园餐厅后面的泔水间旁边,看见一个头顶发黑草帽、脸戴白色口罩、身着深蓝色工作服的师傅,正在麻利地将一个个纸箱划开、折好,放在了废品车上。

他个子不高,身材显瘦,但一脸的质朴。如果你想听他自己介绍,他就会说:“我在学校后勤收废品,平时喜欢瞎写点诗。”

“写诗靠灵感,处处皆有诗”

宋师傅平常沉默寡言、不善交际,但一聊到他的写诗经历,话匣子就打开了。

据宋师傅回忆,他写诗经历很长了,只是由于文化程度比较低,他一开始只能写三五行,根本不能称为“诗”。后来又停了好些年。来浙传工作后,竟然重操旧业,越写越想写,也越写越像“诗”。如在《我们的年代》中,他就诗意地写道:

在我们的年代

还是用情书,来表白

窗外,当你走过

心里总是,静不下来

爱,随着白色的连衣裙摇摆

马尾辫,真可爱

蝴蝶从油菜花丛中飞来

河水清澈透明

小石块旁边的鱼,秀着恩爱

自行车骑得很快,假装你不存在

邮差送到的信件,有没有拆开

抽屉里翻出的旧相片

你坐在最前排

妈妈织布机上,梭飞得很快

轻易地飞到现在

用几行字来怀念,怀念纯洁的爱

问他为什么要写诗,宋师傅说,他刚来浙传时,妻子、小孩都在老家,下班后没人可以交流,感到孤单。“孤单的时候就想写诗,通过写诗,可以排遣内心的苦闷。” 宋师傅说。

在宋师傅看来,他写诗的灵感,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生活处处都有诗”。走在上班的路上,一草一木、青蛙、猫咪都可能变成他诗的主人公;和同事们一起工作聊天时,突然冒出来的一个词也可以触发他的灵感。读过的书,看过的影片,宋师傅都会用一首小诗记录当时的心情。

在他笔下,有踏实能干的同事《老杨》,有蝉声充斥、天气微凉的《这个夏天》,还有从同乡老人口中听到的悲壮的战争故事,感叹着《我们跑到哪里去》……就在他买菜的路上,他有时也能捕捉到诗的气息,写出像《市场》这样带有些许哲理的诗来——

电影的质量靠票房来衡量

综艺节目靠明星来撑场

柳树发芽,小狗回家,

那是原来我住的村庄

玻璃墙上反射出刺眼的光

打麻将是老人的精神食粮

孩子暑假见到了自己的爹娘

老师的学生站在流水线旁

分数的高低超过了道德修养

手机汽车住房

我们都很忙

我的愿望不是这样

据宋师傅自己统计,这五六年来,他已经断断续续地写了近百首诗,都保存在自己的电脑里,他总谦虚地说自己的诗有些“四不像”。“一开始有点像歌词,又像打油诗,现在看以前写的作品,自己都觉得稚嫩。”其实,宋师傅的诗都比较注重写实,很朴素,读起来颇有意蕴。

“我最初的梦想其实是当主持人”

宋师傅表示,写诗其实不是他最初的梦想,他曾经的梦想是当“老乡”窦文涛那样的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因为他十几年前就看《锵锵三人行》,对窦文涛很崇拜。为此,他竟几次参加主持人选秀类节目。如河南电视台在上海录制的《寻找新主播》、湖北广播电视台垄上频道推出的《农民工新主播》等,但是由于专业素养差了点,他都被淘汰了。

三四年前,他第一次来到杭州,在西湖边呆了一个星期,便喜欢上了这座城市。于是辗转来到杭州,在浙传找到自己的第一份工作,逐渐安顿下来后,他把妻子和两个孩子也接到杭州一起生活,学校也为他的孩子解决了入学问题。目前宋师傅在浙传一号楼东面的废品回收站工作,每天早上九点开始上班,晚上六点结束,工作也比较辛苦,但他对当前的生状态比较满意。

谈到为什么要在浙传工作,宋师傅,一开始是为了当主持人的梦想,因为选秀每次失败,他知道自己专业素养较差,希望借到浙传工作的机会,能充充电,毕竟自己文凭低、知识少。但呆了几年后,他才知道当主持人的梦想太过遥远,终于死心了,转而写诗去了。

“浙传给了我第二次读书的机会”

宋师傅说他从小就喜欢读书,只是当时家里穷,读完初中就出去打工了,但他对知识的渴望从没停止过。

虽然目前他在浙传后勤做收废品工作,但他很喜欢,因为能接触到书。正是在收购同学们废弃的杂志、图书和课本的过程中,让他拥有了很多自己喜欢看的书籍、报刊,像《青年文摘》、《人民日报》、《浙江传媒学院报》等是宋师傅接触的比较多的读物,许多传媒类专业书籍,他更是如饥似渴地读。白岩松的《行走在爱与恨之间》、《白说》他也看过。

另外,他还喜欢看梁凤仪、刘墉的作品,对畅销书也比较了解。较之郭敬明的梦幻和奢华,他觉得韩寒的文字更合他的心意。“有些我想表达但表达不出来的东西,韩寒都替我说了。”宋师傅说。

更重要的是,在浙传他能亲眼看到许多知名主持人,也能亲耳听到他们的演讲,如孟非、敬一丹来校讲座,他都去听。他还经常到教室蹭课,听老师讲朗诵时如何停顿、重读等,觉得很有收获。

“我觉得浙传是一个学习、工作的好地方,师生很友好、很包容,我之所以有时能静下来写些稚嫩的诗句,是因为有一种和谐友好的气氛,如果我生活得压抑,是不可能有心情写诗的;我也是在读书中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从心出发,真诚待人,所以浙传其实是给了我第二次学习的机会,这种影响是润物无声的。”宋师傅说。

“写诗只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会活在当下”

自宋师傅写诗的事经过学校官微宣传后,在校内外产生了较大反响,许多老师、学生都纷纷点赞。

如浙传文学院教授、华文青年诗人奖评委、首届中国桂冠诗歌奖评委、首届鸿派国际青年诗会评委、“柔刚诗歌奖”评委赵思运老师看了宋师傅的诗作就说,宋师傅的诗如其人,看到他的诗就仿佛看到了他本人,能感觉到他的质朴、善良,算是本色写作。“这说明写诗不再是晦涩难懂,不再是象牙塔式的高高在上,诗歌可以从生活出发,将诗歌重新拉回生活,这是一种草根文化,非常好!”赵老师说。

浙传新闻与传播学院15级林天赐同学也说:“一个普通人对诗歌的钻研让我们看到那些高雅文艺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只要努力、用心,就能实现梦想。宋师傅给了我们很大动力。”

当听到师生这样的评价时,宋师傅感到很高兴,他坦言:“能得到大家的肯定很开心,我只是把诗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来了灵感,就自然地表达出来。我会活在当下,做个好丈夫、好父亲,让家人过得好。”

他曾把这些诗打印下来,10元一本卖给愿意欣赏它们的人,虽然只卖了10多本,但他却说:“我不完全是为了赚钱,我希望认识些真正爱诗的朋友,寻找到我的精神挚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