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教育部 - 新闻资讯】德国师资培育方式之不足 2013年02月22日 10时讯
一位称职的老师除了对任教的科目有深入的认知外,还必需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除此之外他还必需以身作则,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然而德国的师资培育方式似乎还不足以造就这种全方位的优良教师。
对许多老师而言,常让他们感到棘手的事情就是该如何将满腹的学问让众学子心领神会。「该怎幺做?该怎幺教?」这是许多人常遇到的难题,在这方面,大学里也没有提供足够的训练。欠缺教材教法的课程一直是德国教育体系的一大问题。整体而言,德国的教育问题主要不是複杂的学制结构所造成,而是因教学品质不良所产生。2009年的 Pisa 研究指出,德国教育体系的优良与否取决于教职人员的专业素质。
一位优良的教师必需是全方面的。丰富的学识、出众的领导才能、明确的判断能力、坚强的韧性,甚至于独特的个人魅力和诙谐的幽默感都是一个全方面教师应有的特质。但是德国偏偏缺乏一套完整的师资培训标準。因为如此便常见到如下的情形:一位身穿标準衣饰的年轻实习老师,拿着一张教案在课堂上生涩地照表操课。但是众多学生所带来的各种突发状况常常打断了计画中的教学节奏,但是这批训练中的生力军却无从应对这种随机产生的改变。除了教学之外,该出什幺样的家庭作业也是一道难题。家庭作业应该是一种综合性的课题,让学生可以在家继续承接学校的教学活动,以达到加深所学的作用。
在前述的情形下,德国的教育体系常常都要碰运气。来自于全国大约120所大学的师範生是否接受到完整的师资训练要看运气;完成学业的新进教师是否具备足够的教学能力也要看运气;学校里的学生是否能从老师那得获得新知还是得看运气。唯有改进师资培训的方式才能解决这个根本的问题,而这也是德国教坛的当务之急。
(驻德国代表处文化组2013年2月1日摘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