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圭学者对瓜拉尼语教学方法提出质疑

首页 > 

留学

 > 巴拉圭学者对瓜拉尼语...

巴拉圭学者对瓜拉尼语教学方法提出质疑

【台湾教育部 - 新闻资讯】巴拉圭学者对瓜拉尼语教学方法提出质疑 2012年09月28日 12时讯

巴国教育部及「伊比利美洲国家教科文组织」(OEI)于8月下旬共同召开了一项为期三天的《巴拉圭双语、多语及跨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讨论主题之一为方言瓜拉尼语(guarani)的永续保存及教学。依据巴国宪法第140条:「巴拉圭为多元文化及双语国家。西班牙语及瓜拉尼语同为官方语言。」,另第77条亦规定在国民教育阶段必须教导学生同时认识及使用二种官方语言。但事实上目前年轻的一代,特别是居住于城市的中小学生,已甚少有人能流利地运用瓜拉尼语。

在研讨会中有学者担忧瓜拉尼语会在二个世代后消失,因为在语言学习的听、说、读、写四大项目中,学校只强调后面两项,导致学生普遍缺乏口语能力,瓜拉尼语也无法成为家庭语言。不过也有学者认为以使用人口低于10万人做为语文濒绝的认定标準,则目前巴国近660万人口中仍有582万人使用瓜拉尼语,其中268万人只能操单一瓜拉尼语,其数量远超过只能使用单一西班牙语的人口,应不致发生灭绝的问题。此外,也有学者表示虽然使用单一西班牙语的人口持续上升,在一定的社会阶层中具有优越性,但是瓜拉尼语在乡村地区仍是通用语言。

姑且不论瓜拉尼语的使用是否处于弱化的过程,语文教育专家们都一致认为学校的语文教学方法不利于瓜拉尼语的永续生存,甚至有学者直指教育部推动的教学方式正是将瓜拉尼语送入坟墓的推手,因为该部编订的瓜拉尼语教材中?入过多西班牙文字彙,从而使其在表达上失去原有的纯正性,成为一种混合式的语文。学者们也主张语文的传承必须切合社会的实际状况,学生在校习得的瓜拉尼语不应与父母使用的有所差异。

教育部课程规划司司长贝妮德丝(Nancy Benitez)对专家的质疑提出说明,指出现今国内有87%的人口使用瓜拉尼语,其中37%属单一方言族群,50%为双语族群,日常运用的普遍度明显高于西班牙文,不过由于瓜拉尼语没有文字,所以西班牙文是唯一官方书写文字,并因而享有一定的语文优势。至于在学校的教学上,教育部并未忽视听讲能力,反而先听讲,后读写。她同时也强调,就语文学习的角度,读写是必要的,否则就只是複製既有的口语记忆模式,无助于语文的保存及推广。

【台湾教育部 - 新闻资讯】巴拉圭学者对瓜拉尼语教学方法提出质疑

本文章来源于台湾教育部,请我们一起了解下台湾教育的一些情况吧。台湾与祖国大陆一样,有着浓厚的重视兴学办教的传统。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就在台湾开始兴办教育事业。17世纪中叶,在孔庙设立“太学”,陈永华为“学院”,也是“太学”的主持人,可以说是台湾最早由中国人自己建立的学校。陈永华不仅自己鼓励乡社办小学,还重视高山族的教育,鼓励高山族送子弟入学。清政府治理台湾后,更重视台湾的教育事业,在台湾逐步建立府学、县学和社学,历任巡台长官都兼任台湾的学政(教育长官)。福建巡抚沈葆桢入台主持防务后,为发展东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指示举办“番学”,从此高山族的教育得到了重要发展。台湾逐渐建立起包括“太学”、府学、州学与“番学”在内的初步教育体系。当时的“太学”,相当于今天的高等教育;府设府学,州设州学,可以说是一种中等教育;乡社设社学,即乡塾,为初等教育;“番学”为少数民族教育。同时台湾也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台湾建省后,第一任巡抚刘铭传推行革新,在教育上先后设立了“西学堂”、电报学堂等学校,已具备现代学校的雏形。如西学堂有较完备的设施,课程不再限于儒家经典,还设有外语、历史、地理、测绘、算学、理化等。这些措施,为台湾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台湾教育的起源1630年代,跟随荷兰东印度公司来台的传教士干治士()利用罗马拼音将台湾新港附近的平埔族语言文字化,并利用该文字开堂教授圣经。该文字因为 东印度公司传授于平埔族新港社,所以称为新港文或新港文字。1636年,荷兰传教士罗伯图斯·尤钮斯(RobertusJunius)更开始在新港社创立学校招收平埔族学童,教授新港文、圣经与罗马文字。后来,南部平埔族大社中,通通都有类似由传教士设立的教育机构。这些学校,就是台湾教育的启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