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习俗差异大 留学生回国婚礼要迈哪几道坎?(2)

首页 > 

留学

 > 海内外习俗差异大 留...

海内外习俗差异大 留学生回国婚礼要迈哪几道坎?(2)

跨国婚礼能否包容?

点题:君子和而不同,用包容换圆满

渴望拥有一场梦幻婚礼的李晨曦回中国前半年就在美国购买了价值2000美元的Vera Wang品牌的婚纱。

“我婆婆把那双那红鞋拿出来的时候,我脸都绿了!心想谁能穿着Vera Wang配红鞋啊!”因为李晨曦一直在美国上学,婚礼前期的准备工作都是在她婆婆的主持下完成的。婆婆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人,认为婚礼就要讨个喜气,所以一早给李晨曦和李震买了大红的内衣裤、大红的袜子,还为李晨曦买了一双大红的缎面婚鞋。

为了这双红鞋,李晨曦跟婆婆抗议过好几回,因为无法说服婆婆还跟李震吵了一架。她觉得一双红色的缎面婚鞋无疑会毁掉自己的梦幻气质。好在她的公公是个明事理的人,了解情况之后劝服了妻子同意李晨曦婚礼当天改穿一双金色的婚鞋。“婆婆说金色好,贵气!我也觉得金色没那么扎眼”,李晨曦怀抱着金色的婚鞋开心地说。

西方婚礼一般女方完全负责,包括请客都是女方出钱,孙雯雯说,中国办婚礼,有的人家分开办几场,有的只办一场,花费和红包的分配方法都是双方协商。“在美国,女方出钱办婚礼,男方家基本不会提什么特别要求。在中国,双方都出钱了,双方都有发言权。那么沟通、让步和妥协就很重要了。不然喜事很容易变成坏事。”

孙雯雯家人当初和李焕家人商量酒席排位的问题曾炒红过脸。由于婚礼场地中间有一个长天台,就把两边的宾客分成了两半。两家人关于最亲近的亲属应该坐在同一桌还是分开坐在两边的问题上不能达成一致,搞得亲家饭不欢而散。

赵遵恺认为,从一定程度上,双方有文化差异其实是好事,“如果你跟一个美国人结婚,中国的婚礼肯定是你说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因为美国人不懂中国礼俗,所以什么都说好。而两个来自不同地区的中国人结婚,有时候恰恰因为婚俗不同, 而闹不合。其实各让一步,就都解决了。”

赵遵恺曾经帮一对同学拍婚礼照片,男生Jim是美国人,女生陆嘉是中国人。“他们在中国和美国的婚礼我都参加了,感觉很不同,但因为双方都乐于接受不同的文化,两场婚礼都很顺利”,他说。

Jim为陆嘉在美国小城Madison附近的河边举办了一场露天婚礼。赵遵恺回忆,“婚礼特别简单,场地是几个同学一起布置的,用的材料就是沃尔玛里买的。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酒席,就是简单的自助餐。因为气氛特别好,我们一直跳舞唱歌到第二天凌晨。陆嘉的父母从没参加过那种婚礼,开始有些拘束,后来也跟大家一起玩得很开心。”

陆嘉是独生子女,她的父母为了她的婚礼没少花心思。她妈妈甚至专门找“大师”看过她和Jim的生辰八字。“大师”说陆嘉和Jim八字很和,但婚礼当天10点前不能见属虎的人。“问来问去,就Jim的爸爸属虎的”,赵遵恺表情夸张地说。

Jim一家对中国“算命”完全不懂。陆嘉解释了半天,Jim一家人也不懂为什么从生日就能看出Jim结婚当天10点前不能见父亲。“好在,外国人对中国文化有种天然的尊重,我们一说‘不面见是为了赢得上天的祝福,能带来好运,美国老头就答应了。其实我们几个中国人也不信这些,不过为了讨个吉利,只好照办”,赵遵恺说。

中西结合婚礼好不好?

点题:中西混搭婚礼体现“结合美”

“现在中国年轻人的婚礼大部分都是中西结合的”,李晨曦说,“接亲、堵门、要红包、敬改口茶都是中式传统。这几样是现在中国办婚礼必不可少的,一是图个热闹,二是观赏性强,但这些已经是改良过的中国传统了”,她继续说。“正常传统应该是接完亲就敬茶、改口的。现在的婚礼为了让参加婚礼的亲友见证,都把这环节移到婚礼仪式里。”

在过去,中国普通人家的婚礼仪式就是拜天地,新娘送入洞房后酒席就开始了,一般不会有某某讲话的环节。西方婚礼有牧师主婚,现在的中国婚礼把这点吸纳进来,有证婚人证婚和双方家长代表、新家发言的流程。李晨曦说,“能牵扯到父母就比较中式,西方的婚礼上,双方父母都不会上台”。

婚礼策划人陈雷认为中西结合是个明智的选择。他说,没必要因为你曾在外国生活、学习过,就非要弄个多么西式的婚礼以显得自己与众不同。“你始终是一个中国人,学到再多的西方文化,也至多是你的点缀,中国人人生的基底色调始终应该的中国红”,她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