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1自考广播电视编导(独本)“电视传播概论”考试大纲

首页 > 

自考

 > 北京

 > 北京2011自考广播...

北京2011自考广播电视编导(独本)“电视传播概论”考试大纲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电视传播概论 课程代码:09343 2009年9月版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电视传播概论》是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独立本科段)、播音与主持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专业基础课。同时,它也是电视学、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入门课程。

这是一门既有较深厚的理论渊源,又有很广泛的应用价值的课程。从不同角度提出和研究经过科学研究与实践检验而得出的各种具体的电视传播学的理论,并且分析了与此相关的电视传播媒介,电视传播系统,电视传播体制,电视传播内容,电视传播受众以及电视传播效果等等。对形态各异的电视传播活动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规律做出解释、分析、推理和论证。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设置本课程,为了使考生能够牢固掌握电视传播活动过程的基本要素、基本原理和规律,通过对电视传播现象的研究,揭示电视传播规律,总结并指导电视传播实践,形成对电视传播的科学认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践。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电视传播概论》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独立本科段)、播音与主持专业(独立本科段)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与许多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 解构与建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电视传播研究的目的和作用,正确掌握电视传播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并了解电视传播研究的三大特性。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认识电视传播

识记:解构

建构

理解:传播与电视的关系

建构与解构的关系

(二)电视传播相关研究

识记:人类传播分类

电视传播

电视传播学

理解:电视传播的规律

电视传播学产生的必然性

(三)电视传播研究的特性

理解:如何解构和建构电视

电视传播研究的特性

应用:电视传播的社会性

电视传播的整合性

电视传播的开放性

(四)电视传播研究的内容

识记:5W模式

拉斯韦尔

理解:电视传播研究内容

第一章 电视传播发展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人类传播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演进规律,掌握电视传播的发展观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人类传播的发展机理

识记:第四媒体

信息社会

理解:人类传播发展的历史脉络

传播媒介发展的协同机制

(二)电视传播的发展观念

理解:我国电视的全球化语境

应用:结合实际探讨WTO环境下我国电视事业发展

结合实际案例讨论电视以创新为指导的整合传播观念

第二章 电视传播媒介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结合实际重点解析作为技术产物、传播媒介和艺术形态的电视传播的本体特征,并对照与报刊、广播和网络等媒介共同构成的媒介生态环境,正确掌握电视传播的媒介博弈及其生存策略。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电视传播的本体特征

识记:电视媒介的诞生

麦克卢汉

媒介即讯息

媒介延伸论

理解:电视传播的本体特征

作为传播媒介的电视

电视节目收视选择性机制形成的原因

应用:结合实际讨论电视的艺术审美特征

(二)电视传播的媒介博弈

识记:人类传播分类

电视传播

电视传播学

理解:电视传播的规律

报纸的特点

广播的特点

网络的特点

三大媒介体系特征比较

应用:讨论电视传播发展的博弈环境

结合实际探讨电视传播在媒介博弈中的生存策略

第三章 电视传播系统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在了解“三论”(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知识的基础上深入理解电视传播系统思维、信息思维和互动思维,并能够结合实际重点把握电视传播系统论,分别从作为大众传播、具有组织属性和运用人际传播的电视传播角度出发,重点把握电视传播的系统构成。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电视传播的系统化思维

识记:系统论

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信息论

香农

噪音

香农-韦弗模式

传播的双向互动模式

控制论

理解:电视传播的系统特征

电视传播的系统思维

电视传播的信息思维

电视传播中反馈的特点

应用:结合实际讨论电视传播的互动思维

(二)电视传播的系统化构成

识记:把关人

人际传播

理解: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模式

应用:讨论作为大众传播的电视

第四章 电视传播体制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结合实际重点解析作为技术产物、传播媒介和艺术形态的电视传播的本体特征,并对照与报刊、广播和网络等媒介共同构成的媒介生态环境,正确掌握电视传播的媒介博弈及其生存策略。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传播与社会发展

识记:发展传播学

现代化指标

倍增器

移情性格

创新与扩散

理解:传播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信息传播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创新决策过程

创新扩散中的传播渠道影响

应用:讨论发展传播学的演进过程

(二)电视传播的体制

识记:电视传播体制

报刊的四种理论

自由主义理论

社会责任理论

美国四大电视网

电视传媒体制的双重属性

理解:私营商业体制特点

公私兼营体制特点

国有公营体制特点

应用:讨论世界电视体制类型

我国电视传媒体制的变迁

第五章 电视传播内容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结合信息和符号的概念,重点掌握包括电视新闻类节目、电视社教类节目、电视文娱类节目以及电视信息服务节目等在内的电视传播形态,了解电视传播语言的构成,能够结合实际重点学习电视传播视觉语言、听觉语言、语言语法等的相关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电视传播形态

识记:消息类电视新闻

专题类电视新闻

评论类电视新闻

信息服务节目

理解:电视新闻节目的主要类型

电视社教节目的主要类型

科教电视传播的功能

电视文娱节目的主要类型

电视娱乐节目的传播特征

应用:电视新闻传播在中国的发展及其重要作用

电视传播的社会功能(参见推荐教材《传播学概论》的第五章内容)

(二)电视传播语言

识记:符号

电视图像符号的造型手段(景别、角度、运动、焦距、影调)

电视字幕分类

图表符号

技巧符号及其使用

电视语言符号

电视音乐符号

蒙太奇

理解:电视传播的视觉语言

电视音乐符号的作用

电视音响符号的作用

蒙太奇思维内涵理解

蒙太奇思维形式

应用:结合实际案例讨论电视符号的应用

第六章 电视传播接受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从传播受众的角度出发深入了解电视的传播对象,深入解析其特征、地位与接受机制,从而更有效地实施优化传播。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电视接受主体构成

识记:大众传播场模式

个体差异论

社会分类轮

社会关系论

缓冲体

选择性心理

选择性注意

选择性理解

选择性记忆

解码

理解:电视观众的特点

电视观众结构的多元化及其成因

应用:结合实际讨论电视观众的选择性心理

(二)电视传播的接受机制

识记:电视传播体制

选择的或然率

使用与满足

媒介依赖模型

约会意识

传播权

知情权

接近权

反论权

意见广告

理解:电视传播的接受机制

使用与满足机制

媒介依赖的背景

媒介依赖与异化

接近权的价值体现

第七章 电视传播效果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传播效果研究为传播学研究的重中之重,电视传播效果研究亦是如此。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效果研究的范式演变及其重要研究成果和内容,把握传播效果的类型,了解电视传播效果的信息机制,重点掌握与电视传播有关的社会效果,如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以及涵化分析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电视传播效果概览

识记:魔弹论

拉扎斯菲尔德

两级传播

人民的选择

霍夫兰

媒介社会化

麻醉作用

权威效应

名片效用

亲近效应

把关人

舆论领袖

沉默的螺旋

理解:把关人对信息来源的控制权表现

舆论领袖的影响表现

应用:传播效果基本类型

传播效果的发展演进

(二)电视传播的社会效果

识记:议程设置

涵化分析

知识沟

主流化

共鸣

第一级信念

第二级信念

理解:议程设置机制

议程设置的形成条件

涵化分析的基本前提

应用:结合实际讨论电视传播中的议程设置与舆论引导

涵化分析的理论发展

第八章 电视传播方法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内容不在推荐教材中,请结合参考教材《传播学概论》第四章内容。通过本章学习,理解传播研究的一般方法论,明确抽样调查、问卷调查法、内容分析法的具体要求和操作要领,了解控制实验法的一般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传播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

理解:传播学研究的主要特点

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观点

(二)抽样调查法

识记:抽样调查法含义

理解:抽样调查特点

抽样的基本程序

随机抽样调查形式

非随机抽样调查形式

(三)问卷调查法

识记:问卷含义

提问设计原则

(四)内容分析法

识记:内容分析法含义

理解:内容分析法特点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考试大纲和教材是相辅相成的,考试大纲中列出的大部分内容都可以在教材当中得到细化。需要指出的是:考试大纲的第五章中传播的社会功能以及第八章电视传播方法论的内容在指定教材《解构电视——电视传播学新论》中是没有的。对于这个问题,请以大纲为准。如果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学习,请参见参考教材《传播学概论》的相关内容。

本课程的考核目标共分为三个能力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它们之间是递进等级的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基础上。其具体含义为: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

《解构电视——电视传播学新论》,张晓锋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

推荐参考教材:

《传播学概论》,吴文虎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2、在了解考试大纲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在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并融会贯通,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内容体系。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重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同时,在自学各章内容时,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切勿死记硬背;同时在对一些知识内容进行理解把握时,联系实际问题思考,从而达到深层次的认识水平。

4、为了提高自学效果,应结合自学内容,尽可能地多看一些例题和动手做一些练习,以便更好的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存在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5学分,建议总课时不少于90学时,其中助学学时分配如下: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10%、“理解”为30%、“应用”为6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较易、中等难度、较难。较难部分比例不超过30%,建议20%。

4、本课程命题采用的基本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

5、考试采用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

六、题型示例(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信息论》的提出者是()

A. 香农B. 拉扎斯菲尔德

C. 维纳 D. 施拉姆

2.以下哪家电视台不属于美国四大电视网()

A. CBS B. ABC

C. NBC D. CNN

(二)名词解释

1. 麦克卢汉

2.涵化分析

3. 舆论领袖

(三)简答题

1. 简析电视传播的本体特征。

2. 简述电视娱乐节目的传播特征。

(四)论述题

1. 结合实际讨论电视传播中的议程设置与舆论引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