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交会”传递国际人才大集新变数(3.29)

首页 > 

留学

 > “宁交会”传递国际人...

“宁交会”传递国际人才大集新变数(3.29)

3月28日,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南京召开。今年“宁交会”最大的不同是有一场中国最高规格的招聘会形式的“国际人才大集”,数千名留学归国人员和国内中高级人才欣然前来“赶集”,200多家知名企业兴冲冲地来延揽“国际人才”。

上午,招聘会一开场,记者发现,除了很多国外的专家和留学归国的“海归”外,大批没有一点出洋经历的“本土人才”也大大方方地来求职。

史骏4年前从一所重点大学会计专业毕业,一直从事市场营销方面的工作,现在要换一个工作单位,但是还坚持自己的老本行。他说,现在国内的就业环境比1997年前后好多了,那时人才好像处于过剩状态,不出国“镀层金”似乎就找不到好工作,而现在有很多工作机会,尤其是有工作经验的人,工作机会很多。现在低层次人才很多,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但是中高层次人才处于需求过剩状态,尤其是营销人才,前两年培养的不够,现在十分紧俏。

史骏说,以前同事中也有从海外留学归来的,不得不承认他们有很多优势。但国外的市场已经基本处于理性、有序竞争状态,需要理性策划式的市场营销,目前国内的市场还处于混沌、无序状态向理性、有序迈进的时期,用业务员直销的方式比理性策划效果更好。熟悉国内市场,善于做直销的“土鳖”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以后国内市场秩序发展到一定程度,这些海归发挥的作用会更大。

与会招聘的单位多是冲着“国际人才”这个金子招牌来的,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现在用人单位眼中的“国际人才”概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成展副院长告诉记者,她这次来参加宁交会有两个任务,一是引进国内人才,二是和一些外国专家组织联系,寻找有经验的外国专家。作为企业研究院,和一般科研院所不同,不可能让科研人员一辈子专攻一个课题,企业需要科研人员到时间拿出东西,如果引进的人才需要相当长的适应期,企业等不起。我们一般引进的是经验丰富的外国专家,学院前两年请日本专家做课题指导,短期讲课,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一般这些专家会带2-3个课题组,无形当中培养了我们的科研人员。我们对人才是不是有海外留学背景并不是很看重,目前也没有专门引进海归人员回来长期工作。我们需要既有专业知识,对化纤行业也非常了解的专业研究人员,即使是海归博士后,如果对化纤领域知之甚少,我们也不会要。

记者在招聘会上碰到了在日本有过8年学习和工作经历的林先生,属于国内急需人才的他告诉记者,从日本回来两年了,干得却并不顺利。他一回国就帮弟弟管理一家公司,但很快就发现他和弟弟以及公司里很多人在经营理念、工作方式,以及生活方式上格格不入,彼此都很不适应,最后闹得很不愉快。林先生感叹,虽然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但出去几年后回来却“水土不服”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期就好多了。

既然是“海龟”,当然要给他“海水环境”。浙江传化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郦葳认为单位应该为海归创造更好的环境。这几年企业发展的很快,也走向国际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量也比较大,去年引进了2个海归到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工作,公司很满意。人才能不能发挥最大作用,关键是企业用人要有包容性,不管是海归还是本土人才,都需要良好的,适合他们的工作环境。不能生存,谈何发展?公司现在根据员工的能力、业绩付薪酬,同样的岗位年薪相差5万是很正常的事。海归的起步年薪一般在10万元左右,在杭州属于中等偏上。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俞巧云陈炳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