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禁老师或学校寒假有偿补课_地方-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严禁老师或学校寒假有偿补课

首页 > 

地方

 > 浙江

 > 严禁老师或学校寒假有...

严禁老师或学校寒假有偿补课

浙江省教育厅1月26日发通知重申,严禁学校和老师开展有偿补课活动,在寒假继续开展有偿补课专项治理。

教育厅通知说,寒假期间常常是有偿补课高发时期。前段时间浙江治理有偿补课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为了防止有偿补课问题反弹,让师生过一个轻松、愉快的寒假和春节,寒假期间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补课。

针对有偿家教,省教育厅提出了六个“严禁”:严禁中小学校组织、要求学生参加有偿补课;严禁中小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进行有偿补课;严禁中小学校为校外培训机构有偿补课提供教育教学设施或学生信息;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组织、推荐和诱导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机构或由其他教师、家长、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有偿补课;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

省教育厅加强对有偿补课行为的查处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于在课堂上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课上不讲课后讲并收取补课费的,以及打击报复不参与有偿补课学生等严重违纪、败坏师德的行为,教育部门将重点查办。对有偿补课问题,校长要担负起教育和监管本校老师的责任。对严禁有偿补课监管不力、经常发生问题、社会反响强烈的地方和学校,经查实后将追究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的责任。

浙江省2015年7月开始,铁腕治理有偿补课,要花三年时间治理好有偿补课问题。2015年暑假期间,浙江省因为有偿家教,共查处学校19所,查处校领导5人,查处教师167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人才 诸葛亮的职业规划
      东汉三国时期,群雄逐鹿,人杰辈出!与绝大多数怀才不遇者的思维定势相反:长期隐居南阳草庐的诸葛亮一出山就投靠了当时最为势单力薄的刘备集团并终生为其奔走效力。​在为刘备集团做出杰出贡献基础上,诸葛亮实现了个人事业的成功——这归根结底取决于诸葛亮近乎圆满的职业选择策划!​首先,诸葛
    • 人才 施建祥:职业生涯从一个“跟斗”开始
      “和现在的大学生不一样,我的职业是在没有学业的基础上开始的,也是从一个‘跟斗’起家的。”上海快鹿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施建祥这样开始讲述自己的第一份职业。没学业不一定没事业“家里没有经济条件让我接受良好的教育,但我坚信,没有学业背景,未必就没有好职业,未必就没有自己的大事业。”施建祥娓娓道来,“我20多
    • 人才 “骑驴找马”式的跳槽 有隐患吗
      虽然相比“裸辞”而言,“骑驴找马”不需有强大的经济支撑和勇气,但选择“骑驴找马”的职场人也照样有他们的难处。疑难处:当向老东家提出辞职的时候,老板竟然盛情挽留,这将跳槽者推向了两难的境地。难题一:昔日“驴”,今日“马”疑难处:原本看着“完美”的公司直到自己进去之后才发现里面是众生百态的“围城”,因此
    • 人才 阻碍你职场成功的八大原因
      如果你还没有在你认为重要的领域中取得成功,那么你至少符合下面的一种情况:1.没有一个目标当我们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儿时,我们就像是转磨盘驴子,终日在往前跑,到头来没跑到任何地方。有时候,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设立了自己的目标,却对它并不重视,反而在错误的方向上前进。有时候,我们只是简单地去做那些自认为渴望的
    • 人才 考虑改变职业吗?不要拖延
      英国职介公司里德招聘公司董事长詹姆斯-里德(JamesReed)说在超过40岁的员工中只有2%的员工继续做着他们18岁时计划的职业。这是个好消息也是个坏消息。好消息是它显示出人们如何对信息做出反馈。我们可能都曾经梦想过要成为足球英雄、心脏外科医生或者美国总统。随着我们更多地了解我们自己和做这些工作的
    • 人才 老员工职场法宝:年轻心态
      如今的职场有时多达四代人都挤在同一间办公室里。不同群体之间如果缺乏了解和同理心,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压力,从而使得同事之间渐渐疏远。因此,专家们说,通过参与导师项目和人际关系的培养,获得年轻的心态,可以帮助老员工与年轻同事以及必然会出现的年轻老板更好地产生共鸣。年轻思维还会为了解新千年的职场以及客户趋势
    • 人才 职场受排挤,如何“成功自救”
      无论你是职场中久经沙场的老将,还是初来乍到的新兵,进入新的工作环境后,处理同事之间纷乱的人际关系就是一个新的挑战。既要做到人见人爱,又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可往往你付出努力后,仍然会面临同事的排挤,究竟该如何让自己不为这些“小事”劳神费力呢?不强硬,为人和善不论你是多么经验丰富的老人,还是才华满腹的热血
    • 人才 如何跟自己合不来的人共事
      每个人性格和个人喜好都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在工作或者学校里,有时候不得不跟自己合不来的人共事,这些都不可避免,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如果是可以避免的情况,那只要保持一定距离,各自河水不犯井水便相安无事。可是,要是遇到了不可避免的状况,就得想法子越过这道坎儿了。介绍几种应付的方法。首先,忍耐。总之就是一味
    • 人才 用正能量武装自己的职场生涯
      你觉得自己的气场足够强大吗?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正能量”来引导自己。特别是职场中,有人遇到挫折、心情不快时,经常有人站出来说:“咱换个话题,来点儿正能量的……”事实上,话题的转换并非重点,重点在于今天的我们开始重视用积极的心态调整自己,引导自己远离消极。人的内心好比一座“能量场”,既隐藏着自信
    • 人才 周迅的发展之路
      女孩18岁之前,是个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每天就在艺校里跟着同学唱唱歌,跳跳舞,偶尔有导演来找她拍戏,她就会很兴奋地去拍,无论角色多么小。直到1993年的一天,教她专业课的赵老师突然找她谈话,她问:“你能告诉我,你未来的打算吗?”女孩一下子愣住了。她不明白老师怎么突然问她如此严重的问题,更不知该怎
    • 人才 如何挠好职场第一年之痒
      有的人能一开始就想明白、方向正确、行动足够,那是最佳;有的人遇到问题了,没想明白就盲目跳槽了,赶上的机会很好,后来发展还很顺利,那真应该恭喜此人——太幸运了,实属少数;更多的人是遇到问题了,没那么好的运气、机会,就只能在上述的“下、中、上”三策中选择了。工作一年了,往往会产生许多迷茫:我在做什么?每
    • 人才 7招缓解职场压力
      在经济持续不景气、企业相继重组的情况下,雇员需要大力保持自己的受聘叫座力。职业管理顾问保罗提出确保受聘叫座力的7大要点。1.积极迎接改变保罗说他的一个客户K本是美国一家主要电信公司某部门的第二把交椅,他的上司升迁了,K满心以为自己可以获得提升,但公司从外面招聘了人坐上前上司的位置。K消极抗拒,处处不
    • 人才 一二三四五轻松处理职场关系
      职场人际关系,是指在职工作人员之间各类关系的总汇。处理好人际关系,对你的职业生涯有很大助力哦。一表人才所谓“一表人才”,就是说当你与陌生人第一次见面时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我们都知道第一印象很重要,要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特别是要让对方在最短的时间记住你。那么我们自身的仪表、行为举止都很重要;我们要注
    • 人才 打破职业生涯僵局?拓展人脉
      许多成功的经理人与专业人士在职业生涯中期回到商学院进修,他们主要是在寻找方向,而非为了磨练领导技能。许多人陷在自己职业生涯中动弹不得。他们在寻找方向与支持,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作出渴望已久的转变。但是,他们的人脉资源却不断把他们拖回过去,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一次课堂讨论上,我突然领悟到这一点:
    • 人才 “心态”决定职业好坏 你信吗?
      就业压力大,催生了一大帮的啃老族,小编从心理专家那里整理了一些找到好工作必备的良好心态,职场人可作为参考。1.把得到的每份工作都看做临时性的。(至少在美国)90%的劳动力都不是独立经营,因此,你很可能最终会为别人工作。那份工作持续多长时间由他们决定,而不是由你说了算。只要他们愿意,你的工作随时可能中
    • 人才 盘点2013年教给我们的职场事
      当这个月走到结束,我们职场人生中的2013年就走到了尽头。你可以让2013年悄悄地溜走,当然也可以再做一点点功课,让2013的这部分人生充分发挥最后的光和热。当你拥有对未来的深刻洞察力和了解后,你的事业(当然也可以是人生)就会成为一次完美的探索和开发个人能力的实验。但是,要想解开藏在你身上的洞察力的
    • 人才 你的性格与职业是否合拍
      前几天,我收到一个大学生的来信。他说,因为得到了三四个完全不同领域和方向的实习资格,不知道该怎么办。他总觉得实习的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工作的方向,想想就特别恐慌,不知道该如何决定。一份工作或者一份实习,通常是依据自己的特长与专业进行选择,但还有一种判断方法就是根据自己的性格,也就是现在市面上很
    • 人才 职场经验:中年转业 面子放一边
      碍于面子而面临换工作困难的中年人实在没必要在乎别人的看法,好好把握每个被视为微不足道的机会,尽自己的力量让家人好好过日子,才是“真爷们”!一位中年失业的朋友,已经在家里赋闲多年,几个朋友看在他的妻子要兼两个工作养家、孩子还在念书的分上,有机会就帮他介绍工作,但他总是嫌东嫌西,认为以他过去的经历,没有
    • 人才 职场新人如何进行时间管理?
      千金散去还复来,可时间一旦溜走了,就永远不会回头。回想两年前的我,正为找一个好“婆家”而四处奔波着,今天在忙于招聘之余,不免想提醒学弟学妹们在“卖”自己时可别忘了时间管理。时间管理的目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最有效的事。而怎么才算最有效呢,那就视你的目标而定了。本文谈的目标就是把自己“卖”出去,而且还
    • 人才 职场新人 请“抓好”工作和人缘
      导读:社会才是真正地大学,职场新人们一直接触的是校园的单纯环境,进入职场后,难免会不适应,如果不学点黑厚学,还真的无法在职场上立足。当然,学习职场黑厚学的目的可不是为了让你去算计别人,而是为了保全自己,让自己更快得到前辈的信任和喜爱,尽快地站住脚跟。点滴做起职场新人生存法则,其实说易不易,说难不难,
    • 人才 职场必杀技-有效的职场沟通技巧
      在中国,歷来就有“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到不人不鬼的说胡话”的说法,那么,在职场中的关键时候,怎么才能做到不说错话,应该怎么去说话呢?身在职场,要想让领导和同事及下属都认可你,并尊重你,让自己说话有分量,就应该懂得巧妙的谈话技巧,关键时候说该说的话才能解决问题。几个关键时刻的应
    • 人才 大学生社会经历从何来? 过来人谈积累
      “很多企业坚持录用有工作经历的人,可我们刚从大学毕业,要是企业不给我们实践的机会,我们怎么可能有工作经历呢?”在人才市场上,这是个再常见不过的矛盾,且企业、学生各自都有理。难道该矛盾就没有解决之道?近日,在上海英昂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帮助下,了解到一些职场“过来人”的经验积累良方。多参与知名企业商
    • 人才 职场转型先做职业规划
      社会瞬息万变,在“转型升级”风越吹越猛的今天,对于部分职场人士而言,转型也成为自己职业生涯上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前段时间,记者在市内的一些招聘会采访时发现,前来揾工的除了一些应届大学生外,还有不少已经在职场上打滚了好几年的白领。当中,大约有1/3的受访人士称,自己正考虑转型,尝试一些新的工作。转型
    • 人才 2014帮你开启崭新“职业规划”
      定期反思自己的职业规划,这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在2013年即将结束之际,也确实应该对事业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了。仔细思考一下你在事业上所取得的进步及在未来的打算。这是你应该做的事情。认真回答下面这十个问题,让它们来帮你开启一个崭新的事业年吧。1、你对自己的工作(或事业)有何展望?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 人才 如何有效地进行职业谈判?
      说起谈判,总让人感到一股双方对决的杀戮之气,令人不寒而栗。嗯,其实你想多了,谈判真正的本质,就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考模式,所以谈判是说服,更是协调冲突。而谈不妥,工作就一定搞不定。要经营一次高情商的谈判,需细腻精确地铺陈每个细节,才能避免不慎破功。这里从心理学角度特别为你整理出了高情商谈判的技巧,一起
    • 人才 影响升职的10种职场“无用功”
      幼稚的想法和行为是职场上的大忌,很多的职场行为,也能透露出你心理还不成熟的一面,而这些想法和行为会直接影响到你的升职,为大家分析10种职场“无用功”!只会按部就班踏踏实实地做具体工作,这没有错。但只会这样那错就大了,因为这永远只是新手的方式,仅靠这个,永远也成不了高手。甘心一辈子本本分分只当个菜鸟,
    • 人才 就业市场“海阔天空” 换个观念或许有...
      新一轮的求职季已至。甘肃某高校一位负责就业指导的老师“吐槽”:“收入稳定、直辖市户口、有企业编制……在我看来不错的工作,可没想到面试后选中的学生最后都没来签约,拒签理由是没有事业编制。有无事业编制,有那么重要吗?”对于这位老师的无奈,不少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也深有体会。兰州一所大专院校的老师介绍,
    • 人才 职场升职法则:从规划开始?
      职场中能接任上司位置的人无疑是少数幸运儿,而绝大部分人的命运还是继续为曾经的同事现在的上司努力工作。如果你看上了上司的独立办公室,下面这些职场升职法则会给你一些帮助,让你有朝一日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职位。职场升职法则1:万事从规划开始。无论你是想做事业规划,还是计划自己做生意,又或者是对个人目标的规划
    • 人才 职场新人需要抓住四个机会
      职场新人进入一个公司,新任命一个职位,要快速地适应、找准自己的位置,同时,需要牢牢抓住这四个机会。职场新人抓住机会1.要给你做事的机会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要给你做事的机会。很多同学在大学实习期间去了一些公司上班,或者在毕业的时候进入了某些企业,但企业没有给予一个明确的目标,每天除了上网、聊天、看新闻之
    • 人才 职场新人尽快“心理断乳”
      如今,在一些工作单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部分已毕业一两年的职场新人却仍未从心理上真正“毕业”,他们怀念大学时代美好生活,对职业前景焦躁不安……面对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换,“新鲜人”应该积极调整心态,尽快度过毕业后的心理断乳期。在某机关工作的小王,去年毕业于某知名高校,一年中她几乎每个月都要回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