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在美留学感悟:不会争取权利最致命_留学-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中国学生在美留学感悟:不会争取权利最致命

首页 > 

留学

 > 中国学生在美留学感悟...

中国学生在美留学感悟:不会争取权利最致命

中国教育在世界教育界一直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且不讨论中国教育是好是坏,作为留学生的我们,要从这种中国式教育的思维中跳出来,转换到一种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中,着实不易。那么,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可能没有人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不过,我们至少可以通过一些现象来体会这种文化差异。出国党在刚进入美国的时候都感受到了哪些不同?我们又该如何适应呢?

中国教育,这四个大字压在了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头上。就这四个字本身而言还是十分霸气的。毕竟很少有国家的人会把教育这种非常普遍的事情前面冠以国家的名义。但这简单的四个字究竟有多重,它会给被压在这四个字底下的青少年们究竟多大的压力,没人算过,也没有人去算。

就我本身而言我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呆了14年,不敢说自己可以彻底解析这四个字的含义,但最浅显的结果就我而言是得到了。

我不喜欢这样的模式。

既然不喜欢那就不要强行继续下去,这样做了势必也不能得到很好地结果。就教育本身而言它没有错,鲁迅当年用文学改变了一代人,变得让他们得以在心灵上有更佳的视野。到了我们这代人,那么轻盈的文学作品却被用作牢牢的枷锁套在了我们的肩上。

曾经听过一个人说的一段话非常之经典“何为中心思想,你问一个真正的文学家那是什么?他不知道。 你问原作者那是什么?他也不知道。你知道么?知道。为什么?老师教的。”

潜规则助你适应新环境 保持同步才能融入

相比而言美国的校园文化较为轻松,更为和谐。你不会见到十二年级像火药桶一样一碰就炸,更不会见到午餐窗口排一横排。

与很多国内家长担心的放纵不同,甚至说截然相反,放松不代表放纵。其实那是一种人人极度自律,互相得以交流却又保持一定的空间所自然而然出现的产物。这是一种大的氛围,你会很自然的被旁人所做的事情所感染,并没有丝毫的做作,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非常容易把你引入到这种氛围里面来。(举个例子我们中国喜欢家长会公开会。每次举办的都非常的用心。然而在美国他们家长会更注重的是家长会的意义,能够跟每个孩子家长聊到关于孩子的事情,讨论关于孩子的进程。而不是一味的为了家长会而开家长会)

就像每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的气息,每个国家也都有每个国家的味道,我喜欢这个国家的味道,所以我来了。

其实我自认为我在同龄人来美留学生里面已经算是非常大胆的了,但是初来乍到也没法使你特别的张扬。

只好先低调点畏畏缩缩地刺探下美帝的敌情,顺便带着中国青少年美国同盟军基地的伙伴。得到信息如下:首先进到学校里面几乎不存在任何你认识的人,你坐在一个看似是和中国一样的教室。(有一个可以分开亦或者连体的桌椅,不论何种类型都非常坚固而且比中国的那种硬木板要舒服很多,投影仪永远不会偏移因为本身就是连在版幕上的)。除了空调系统非常完善以外其实跟中国教室并没有巨大的差别,屋顶不是透明的,门也不是自动门。

对于刚到新环境的学生而言碰到自己能够比较熟悉的东西还是非常幸运的。熟悉的东西会使你更加的安心,亦可以让你作为一个切入点使你更快的融入这个新的环境。

我在这里用了一个环境这个词是有原因的,每个环境都会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规则和潜规则,规则很简单的就可以理解为policy和syllabus,也就是你上每节课所需要签的一个协议,里面会有一系列的规定你在课上应该或者不应该做的事情,详细的甚至会有可不可以在课上嚼口香糖之类的细微琐事。而潜规则则是环境带来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

无论环境本身是否公平,是否有存在着长此以往累积下来的弊端。它都会对长期居住于此环境的人造成影响,而产生一些不公开但是实际存在着的规则,也就是我们熟称的潜规则。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美国打喷嚏要用胳膊捂嘴,别人会说bless you也就是保佑你,并没有任何的一个人要求你这么做,协议上更不会写你必须要捂嘴,但很多人都会这么做,这是一种自然而然长时间的累积形成的规律甚至说是一种文化。

至于中国则复杂的多,从小到大都是一个班级里面老师是主导,老师的权威决不允许任何人超越。学生成绩好坏很大程度的显示了一个学生在那个班级,哪怕一个好学生在一个班里面有了一定的权威,那也一定是在老师比较欣赏个别或者某几个人从而分割的一点点权利。甚至说有的时候连权利都算不上,差不多就一跑腿的。在学校里面参杂了很多不属于学校的东西。这里我们主讲美国,中国太复杂,我们仅举例做以比较,一带即过即好。

对于我之前举得打喷嚏例子你可能觉得很愚蠢,或者说是不屑一顾,心里面想着想“这群愚蠢的美国人,上课的时候别人打喷嚏还故意强调一下。是不是如果放个屁得全班笑场。”你这样去想不无道理但是说到底你还是在以你自己的去想事情,在以你还在中国环境,周围全是中国人的环境去想问题。

对于你来说你可能不想去做这些愚蠢的事情以免显得自己太过于愚蠢,但其实对于那些老美来说你的所作所为何尝不是一种粗鲁的体现。然而对于你来讲能够融入美国人的圈子是非常重要的,都知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你要想融入他们的圈子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跟他们保持同步。同步而不是同化,你要有他们有的同时也要有他们没有的。

应学会争取权利 不被当成书呆子

以上是第一点,还有我在这里学习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了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有着谦让、内敛的中国人来说更是极为致命的。我们中国人并不知道如何争取自己的权利。

这件事情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最简单也是最直观的一点。我们与美国本土的孩子或者人沟通的时候普遍存在误解。我们的英文说的本身就不够好,再加上我们并没有真正掌握英文的语言思维。两者叠加产生就会很多的不愉快。 为你的进阶道路埋下巨大隐患。

其次就是你的无所谓心理,美国的校园氛围轻松同时校内校外的活动也极为丰富。但是很多同学认为参与或不参与无所谓,没必要。

这种心理在美国非常不可取,我并不是教你饥不择食的去胡选。适合或者不适合的全都参与。但是选择你喜欢的或者你擅长的领域在其上进行充足的发展是极为必要的。参加的活动非常多会不会给你的大学申请加分? 答案是肯定的。参加一定量的活动势必会对你的大学申请乃至于以后的工作造成影响。

毕竟比起天赋,人家同样要看你的经验、态度,以及有没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

最后就是我们的家教环境,大多数中国人比起创新创造更喜欢循规遵矩,我们从小到大也是被家长老师一遍又一遍的反复叮嘱,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其他的事情不用你管。这是中国环境下产生的一种结果,不管在这里这种结果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它都的的确确的对我们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非常不幸的是这种影响结合留学生的处境来看对于我们的现状来说是非常之不利的。

以上的三段也是我们有很多中国人在美国被认为是书呆子的原因。其实我们都懂,到了我们这一代已经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启蒙三字经,摇头读四书了。the only reason is we still acting like this。唯一的原因仅仅是我们表现出了这样的态度。有些中国人给予老美这样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蛮深刻的,而人们通常都会对深刻的事情有着很强烈的记忆。

结合这些要点其实就是在帮助你设立一个能和美国交流的平台,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和他们交流。而有了平台你就已经有了基础which is一个非常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仅仅有一个平台是远远不够的,就像你有了渔网有了渔船但是你懒,不想下海捕鱼。依旧什么都不会收获。

以上所做的一起都是为了我们跟这个国度这个文化有更好的连接,文化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你没办法跟一个文化轻易的做连接,你又不能把自己钉地图上。所以你要去选择他们最直接的代表“美国人”,美国本土人。

借助美国朋友力量 万万不可一味依靠

在说接下来的事情之前先表明一个全宇宙通用的事实。每个文化都会存在不同层次的人。没有低劣的文化,只有低劣的人。不可能每个人都喜欢你,而随之对应的是不可能每个人都讨厌你。而喜欢你的固然会让你很开心,然而一旦讨厌你的出现也不要太过伤心,更不必紧张。

在美国如果他还想好好玩耍那他作为一个最基本的公民他就不会去霸陵你,至于人家帮你的话那是好心,人家没有义务帮你也不需要帮你。你作为一个被帮助的一方,尽力就好亦不必过于强求。而且我们讲万一,万一碰到了那种面慈心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友好美帝青年呢,你就太幸运了。这意味着你极有可能碰到了一个只属于你一个人的突破口。

但是这不代表你可以完全把你自己依附在他身上,这根大腿不能拽的太紧了。太紧人家会疼的,一旦莫一天发现你太沉带不动,人家也不傻又没收你钱,直接就不理你了,(←——本人用鲜血总结出的教训)如果你得当的利用好了这条大粗腿稳步进阶白人圈子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你要是并没有遇到特别特别喜欢帮助你的,那就只好广交人脉了,吃饭东凑凑西跑跑怎么地混个脸熟,时间久了你就知道他们喜欢的是事情,也就可以更为细致的处理了。一般这种情况也是占的比例最多的,毕竟别人也挺忙的,我们这些“大闸蟹”就迁就点吧。

课外的东西初步结束,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做任何事情的动力都必须源自我们自身的激情,而只有了动力我们才能在一件事情上下苦工,就算你得到的结果有可能不是那么的尽善尽美,但是就像实验一样,无论成功的验证或者失败的验证,它都是有他存在的意义,都有它存在的价值。

与老师多交流 建立信任帮助很大

最后一步学校内课内的事情。很多的你们可能又觉得了,拜托我是从中国来的诶这些还用讲么。没错,用而且非常重要。没有人喜欢干吃作料,没有任何基础的添加不过是折纸,连纸上谈兵都算不上,你连笔都还没有呢。美国自由归自由,但总还是要看看你正常学业数据的,去年的中国光是留学生就有二十七万,你看起来感觉并不多。

其实,我也是这么觉得的,但你算一下一个学校有多少人,再以学校为单位计算留学生你就明白了。想要在这么多的人群里面脱颖而出,那么你除了有光鲜亮丽的外壳最基本的那些数据也必须是中上之姿,而美国他们的考官在看你的资料的时候有可能会关心你下你们的学校,看先你们学校平时的资料而对你产生一些影响,但他是绝对不会细致到去看你的每个老师的难易程度的。

这就意味着在选师的时候产生了很大的不公平,大多数老师都会很乐意解答你的问题如果你要是兢兢业业的学上个三年全A并不是什么梦想,但问题是如果你碰上了那一小部分呢?虽然说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中国留学生基数那么大谁知道会不会直接分到你的头上。难道真的分到了你,你就打道回府放弃好不容易来美国的机会?只要你的老师不是电锯杀人狂哪一类的我觉得还是有缓和的余地的。

如果你要是确定了你的老师是那种类型的人。那上述的也不免是一种好办法。just kidding :D如果你你要是不巧摊上了那样的老师,首先你要试着去改变他,也试着去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圆融更优秀。人定胜天什么的太过于理想化,不要觉得憋屈,大环境已经如此你不去适应就只能被淘汰。

为什么中国腐败那么多而美国很少嘛,难道是美国人天生比我们中国人道德崇高嘛?很显然不是。他们并不是真的不想而只是不敢,健全的法律促使着制度完善的运行。看到这里我就知道肯定又要有人想歪了,拜托,我不是叫你去贿赂老师,而是和老师打好关系。我们送礼物是为了什么,无外乎为了得人心。

那么我们为什么如此的麻烦饶了一大圈去完成我们的目的,我们大可以跟老师进行更多情感上的交流,建立起超越师生更像是朋友的一种友谊。而这样老师虽然不会直接偏向于你或者给你直接加分,但是课内课外间接性的帮助是肯定少不了的。这是一个小细节,而这种帮助有某些时刻会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剩下的也就只有你自己靠你自己努力了,毕竟记单词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而很显然这里并不会在其他的课上给你用中文教课。要改变那么那么多年的习惯,去跟一群不熟悉而且拥有不同底蕴的人建立连接也真的非常的困难。

所以我完全可以理解你现在经历的事情,你的胆怯,你的孤独,但无论你因为什么原因来到了这里,你现在所经历的事情终将成为了你这一生最宝贵的经历。也祝愿读这篇文章能使现阶段的你能够取得十足的成功。得了就这样吧,快去学习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留学 留学漫谈:美国的大学为什么优异
      美国的大学之所以优异,并非是因为顶尖大学水平高,而是美国大学体系比其他任何国家的体系都要先进。这个体系的优势,用《经济学人》杂志的话来说,就是没有体系。所以,那些中央政府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过分重要角色的国家,对这一没有体系的模式很难效仿。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所谓没有体系是因为联邦政府对高等教...
    • 留学 在美国的困惑 回国还是不回?
      中国是不是大国?“大国”的标准是什么?要想获得世界的真正尊重,在发展经济外,中国还要做什么? 以下这篇海外作者的文章,正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 在美国呆的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几乎你所遇见的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个祥林嫂。 他们喋喋不休地反反复复地披星戴月地不断追问你追问自...
    • 留学 苏州赴德国揽才 创业热土吸引海外精英...
      5月29日,苏州市欧洲留学人员创业推介会在德国慕尼黑市举行,苏州优惠的人才政策和良好的创业环境吸引了来自德国、法国等地的200位海外留学人员的关注。中国驻慕尼黑总领馆领事戴继强,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立平,德国巴伐利亚州华人华侨商业联合会、慕尼黑中国学生学者团体联谊会等留学生组...
    • 留学 留学德国:五年换来的十条心得
      在即将走出大学校门的时候,回首五年来经历的一些事情有些心得,便写下来与大家分享,希望对即将来德国求学的及已经在德国大学奋斗的网友们有些帮助。 1.选择专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不要别人学什么就跟着学什么。转专业是很麻烦的事情,损失一年时间是很可惜的。 2.课表要排得科学,这个可以请教大学里的学长们,大学...
    • 留学 “美国高考”标准不一 要如何选择?
      随着新学年的临近,美国数百万学生将要开始备考,被誉为美国大学本科录取的重要衡量标准的SAT考试地位近来似乎受到点“动摇”。据某网站透露,现在美国有700多所高校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交标准考试的成绩,但另外一项叫做ACT的考试正逐渐受到考生欢迎,每年报考的人数日趋上升。&ldquo...
    • 留学 法国读研优势
      赴法读研如何选择 在法国,有两类教育体制培养研究生:国立综合大学和GRANDE ECOLE“精英学院”。包括:工程师学院、高等商学院、建筑学院等。国立综合大学专业设置全面,但是教学水平一般,各学校之间没有排名、没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其所有专业均用法语教学。 精英学院学科设置更...
    • 留学 法国留学新政放宽学生工作签
      在刚结束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上,法国、德国等非热门留学国以国家展团的形式参展,国家的签证、奖学金新政是今年留学展的亮点,超高的性价比更是吸引了大家的关注。 为争抢中国生源,以法国为首的非热门国家抛出奖学金、免学费等“橄榄枝”。据留学专家预计,随着学生选择国家及专业趋向...
    • 留学 法国留学的优势和难点解析
      自2000年对中国开放留学市场以来,已经有数万中国学子留学法国,但还有很多学生和家长依然不太清楚留学的有关情况,在此,留学专家为大家介绍几个关注的问题: 法国留学有什么优势 这要分几个方面来说: 第一:无论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六国联盟、七国集团还是现在的G8集团,从来都没有缺少过法国,无论是政...
    • 留学 法国留学:社保健全学费“低廉”
      在法国,最常见的公立大学,是免收学费的,政府负担学生大部分学费开支,学生每年仅需缴纳数百欧元的注册费。 法国的留学费用相对比较便宜,公立大学学费则全免。外国留学生也享受本国学生的各项福利优惠。除物价较贵之外,可以说,在法国尤其是在巴黎留学,实在是中国学生海外上学的一个不错选择。
    • 留学 德国银行及信用卡介绍
      你在国内的德国银行开的是自保金账户,每月最多只能取出500欧元,即使本月一分钱不取,下个月也只能取500,取款必须携带出示护照。 银行一般有两种账户,一种是Spar账户,只能存取款,不能转账。一种是Giro账户,就是转帐账户,存取款金额不限(但每月有最大提款金额),在德国很多东西都要转账。比如房租、...
    • 留学 美国外籍学生管理规则最新规定(一)
      美国移民局于2002年5月16日在美国联邦公报(Federal Register)上,公布了「学生及交换访问人员信息系统」(Student and Exchange Visitor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SEVIS) 执行细则及相关规定草案,经征询各方意见,在维持法规弹性及减少学...
    • 留学 法国留学教育体制详解
      法国高等院校的注册费用可因学校的性质(公立、私立、地区级)和所选学科专业不同而有较大差别。 在大学里,由于国家直接负担每个大学生的大部分学费开支(从5000到15000欧元不等),所以每年的注册费用不高: 1,普通大学学业文凭(DEUG)、技术类大学文凭(DUT)、科学与技术大学学业文凭(DEUST...
    • 留学 德国的网络生活
      网络,真是个奇妙的东东,将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明明相隔万里,却让我们不感到遥远;明明素昧蒙面,却让我们不觉得陌生。 来到异国他乡,难免会感到有些寂寞。但是网络却让我有了回家的感觉。看网上新闻,可以知道家乡的变化,了解各种信息;和网友交流,可以倾诉心中的烦恼,分享各自的快乐;还有各种网上的娱乐,让我可...
    • 留学 美国“三好生”怎么选?
      美国学校并不像传说中那样,对学生一味鼓励,仿佛他们个个是天才,事事可以自由发挥。在美国,不同的学校各有差距,学生自然也排名次,只是方式不同而已。比如美国学生努力加入的“国家荣誉学会”,基本上可以称作美国式“三好学生”的模版。“国家荣誉学会&...
    • 留学 不在美国长留的理由
      “为什么不在美国呆下去?”是经常碰到的问题。假如十年前回答这个问题还闪烁其词的话,现在回答则底气要足得多:我在国内比在美国自在得多。国内比美国热闹得多。心平气和地讲:美国的确有许多吸引人的地方:比如树多水丰房子大;但综合来讲,还是国内适合我辈爬格子族生存,文学还是要依托民族文...
    • 留学 法国留学:法国高商留学三大优势
      留学费用偏低,是法国留学的固有优势。而今年以来,随着欧元汇率的持续下跌,留法学生的生活成本进一步降低。使更多工薪家庭能够负担留法的费用。 优势1:大多数专业提供英语授课 去欧洲的学生面临的共同问题就是当地语言,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到可以听课的程度,一般需要数年时间。法国高商都开设英语授课,可以无需法语直...
    • 留学 德国购物也疯狂
      记得在国内时最盼望的就是周末:可以放松,可以赖床,更可以疯狂购物。在德国过周末,你可以坐在某个温馨咖啡屋外的小桌边悠闲地看风景,也可以赖床一直到晚上而不用担心有谁会打搅你,但是别痴心妄想在星期天买到什么东西,哪怕仅仅是一个新鲜西红柿。因为在星期天,全德国的商店和超市都关门,这是德国法律规定的。 在我...
    • 留学 美国大学和中国大学的大四学生之大不同...
      如果你现在即将升入大三、大四,或许你会对毕业后的去向感到一丝的犹豫。考研还是找工作?也许你才刚刚开始考虑你的将来,也许你对于自己的将来还没有任何的想法。 如果你还没有确定将来要做什么,没关系。同样,美国的大学生也会考虑他们毕业后的规划。然而,和中国大学生不同的是,美国大学生在本科毕业后会做出不同的选...
    • 留学 美国外籍学生管理规则最新规定(二)
      六、减少修习学分 学生必须维持全时身分。只有在特殊状况下,才可以减修学分: 1.学生入学初期,因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及不熟悉美国式教学方法、选修不合其程度之课程等因素发生课业困难,DSO得准许其减修学分。学生需在下一学期(不含暑期课程)回复全时修课,才能维持学生身分。 2.因生病或医疗理由,并提出合格...
    • 留学 法国教育优势
      1. 多样化和具有竞争力的高等教育 法国教育历史悠久,完善的高等教育网络和诸多国际化的研究中心保证了其教育文凭的高含金量。在国际上不同的排名统计中,法国综合大学(Université)和高等专业学院(Grande Ecole)均名列前茅。综合大学科研实力突出,科技领域内的成果累累,多人...
    • 留学 巴黎:世界独一无二的艺术时尚之都
      巴黎是一座迷人的城市,有宽阔的林荫大道,也有窄小的巷子;有交通繁忙的通衢大道,也有静谧的住宅区;大小广场无数,氛围各有不同,如果你到左岸老城小广场旁的咖啡馆坐坐,听老头老太们聊天,你会觉得像在小村庄跟邻居闲市区没有高楼大厦巴黎是一座迷人的城市,有宽阔的林阴大道,也有窄小的巷子;有交通繁忙的通衢大道,...
    • 留学 怎样参加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考试
      想在中国入世以后成为国际型人才,除了相关的教育背景外,拥有一个国际通行的职业资格证书恐怕也是必不可少的。于是,一些洋证书纷纷进入中国,继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ACC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CGA)之后,又一国际权威会计师考试———“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r...
    • 留学 法国高考题惹热议
      前一段时间,法国2012年高考哲学题在网上曝光,无论文理,三选一的哲学题都显得主观性颇强,对比中国高考的作文题目,引发中国网友热议。在惊叹如此开放的题目的同时,也有网友高呼要是中国高考也考这样的题目,真的不会写了。留学专家则表示,在法国的教育体系中,哲学是一门主课,地位很高。 根据法国教育部颁发的大...
    • 留学 法国高校的素质教育
      当英国政府宣布将已经吓人的学费再次翻番、德国将大学每学期费用提高到500欧元的消息从广播中传来时, 在法国巴黎18区一家咖啡店内,巴黎政治学院的学生凯瑟琳轻抿了一口咖啡说,她的学费全免。她说,这是法国的教育制度决定的。 教育是政府的必要投资 与英国、美国等盎格鲁—撒克逊式文化理念不同,体...
    • 留学 深度解析德国留学政策
      高中毕业不能直接读德国大学。德国对于先前不同学历的申请人区分对待。高中毕业生不具备申请德国大学(包括大学预科)的资格。若要赴德留学,须在基础教育高中毕业后,通过“全国统一高等学校入学考试”,进入大学本科或3年制大专学习。然后,个人可以根据原高校地位,留学是否转换专业等情况,确...
    • 留学 如何到美国从事注册护士?
      关于CGFNS机构 CGFNS是 Commission on Graduates of Foreign Nursing Schools( 外国护校毕业生委员会 ) 的缩写,创立于 1977 年,该机构设于美国费城,是一家非营利办事机构。主要由美国护士协会 American Nursing Assoc...
    • 留学 留学法国五大优点
      雄伟的埃菲尔铁塔,美丽的塞纳河,浪漫的巴黎香榭丽舍大街,无一不吸引着世界关注的目光;低廉的留学费用,优质的高等教育,融洽的民族关系,宽松的留学政策,无一不牵动中国留学生的神经。体验法国文化,感受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留学法国是不二的选择。法国留学优势何在?法国有哪些名牌大学和优势专业?如何踏上&ldq...
    • 留学 法国高等教育体制诠释
      法国的高等教育已有逾500年的历史,专业设置种类多样齐全,教育体系完整,教育质量为国际公认的较高水平。其中对职业教育的推崇是法国高等教育的一个主要特点,不少法国高校都聘请企业界人士担任教学主力,并联合制定能符合实际需要的教学内容,同时还积极地为学生创造大量的实习机会。
    • 留学 法国放宽留学生转工签规定
      法国前任总统萨科齐政府执政时期曾推出被称为“5·31通函”的一系列紧缩政策,提高门槛限制海外留学生毕业后在法求职。这使得大量在法留学生因难以在毕业后申请到合法居留而被迫改变职业规划,该政策曾引起法国国内外舆论的广泛争议。新任总统奥朗德于2012年6月宣布公布了新通函的内容取代原有“5·31通函”,适...
    • 留学 留学德国—你可以用英语学习
      许多德国大学为德国和外国学生提供面向国际的专业。通常教学用语为英语,学习这些专业不一定必须具备德语知识,学习德语可以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同时进行。学习这些新型专业的特点是:德国和外国学生攻读可与国际相比照的学士和硕士两种结业形式。学习过程中,面向国际市场进行专业培训。大学提供的专业课从亚琛高等专科学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