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伟大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教育广大青年不忘历史,铭记先烈丰功伟绩,7月20日至26日,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赴镇安青春责任行动实践团和赴彬长丝路新世界青春中国梦实践团分别在所处实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抗战纪念主题教育及参观调研活动。
青春责任行动实践团代表于24日赴镇安县柴坪镇金虎村走访慰问了抗战老兵牛富德老人,并为老人带去了粮油等生活物资。24日上午,实践队代表一行5人携带慰问物资驱车来到金虎村村委会,听取了村委会负责人员对金虎村民生建设工作的一些说明,并对牛富德老人的一些基本状况做了了解。得知老人住所远在山林深处,队员决定即刻动身赶往老人家中。
在大山中艰难行进半小时后,队员们抵达老人所住的院落,院子很是简陋,却很整洁,门边还挂着志愿者们赠送的抗战英雄牌匾。老人年过90,以前还可以上山砍柴,如今虽然行动不便,眼睛也有疾病,但思路却很清晰,见到队员进屋,老人忙起身为队员们倒水,并连声说道:耽搁你们时间了。
交谈中老人告诉队员们,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自己年仅16岁便参了军,当时参加的是军长董钊的国民革命军16军预备3师,师长是谁现在已经记不清了,当时当的是勤务兵,随部队到过韩城,在师部医院照顾过伤员,还参加了中条山抗战。
慰问人员与抗战老兵牛富德老人亲切交谈
解放后回到老家,老人也一直没有结婚,直到中年入赘,没有亲生儿女,现在和养孙生活。因为历史缘故,以前老人一直没能申请到五保户,如今虽然成功地申请到五保户,也有爱心人士给予的帮助,但生活依然拮据,养孙在外打工所得也很难维系老人的日常生活。常年劳作使得老人的腰不能直起来,这让队员们揪心不已。
慰问队员与牛富德老人合影
一个民族要想发展,就不能忘记那些为民族独立自强而浴血拼搏的先烈们,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更需要我们回过头去回顾历史,并关爱那些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们,这不仅是对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更是对敬老孝先优良传统的的弘扬。
26日,实践团还在支教地青铜关镇东坪小学开展了革命先烈事迹主题宣传展。展览以宣传画的形式展现了中华民族抗战历史上诸多先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期间,团队成员除了对宣传画的内容进行讲解以外,还向当地群众一一讲解了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各个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
团队成员向当地群众讲解英烈事迹
另一方面,赴长武实践调研的丝路新世界青春中国梦实践团于22日参观了习仲勋同志革命活动旧址。
1930年春,年仅17岁的习仲勋受组织派遣到咸阳长武县杨虎城部的警备骑兵第三旅三团二营从事兵运工作。其间,习仲勋与李秉荣、李特生组成党小组。1930年7月,习仲勋随所在二连移驻长武以东的亭口镇。1932年,两当兵变失败后,习仲勋徒步经麟游、邵寨,返回长武亭口,打算与刘志丹带领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取得联系。由于长时间的艰苦行军,习仲勋积劳成疾,只得在好友王志轩家养病。王志轩、刘士荣和刘警天等朋友四处求医寻药,用民间单方为习仲勋治病。习仲勋身体好转后,便在王志轩店门前的茶炉上帮忙,与过往客人拉闲话打问陕甘游击队的情况。
为帮助他尽快找到刘志丹的游击队,王志轩以赶集跑生意为名,先后到彬县的北极镇、旬邑的职田镇,打探消息。1932年8月,习仲勋恢复了健康,动身去找刘志丹。三位朋友当卖牲畜、土地,为他筹借了200银元,作为路费盘缠。临行时,习仲勋向王志轩说:陕北来人和你接头,要注意保护。对刘士荣说:要为老乡们多办点好事。习仲勋在亭口停留期间,和群众交往甚广,群众亲切地称呼他小习,一些青年人更爱接近他。王志轩等人在习仲勋的影响下,先后向陕北护送了刘刚等十多位革命同志,而亭口也成为长武革命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实践队成员在习仲勋革命活动遗址纪念碑处了解革命历史
在习仲勋同志革命活动旧址,团队成员认真学习了习仲勋同志在长武期间的革命实践活动和为中国革命建立的丰功伟绩,细心感受他的崇高革命品格。
实践团探访红色历史及当事人的实地追忆加强了当代青年历史认同感与使命感,有着文献、影像等资料所不可替代得独特作用。实践团成员通过切身实地地对活的历史进行触碰,以及通过深入群众的宣传,很好的将核心价值观具体的进行了推广,加强了民族凝聚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