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BBC披露的数据显示,2013年度,中国人投资英国获移民签证人数,增加了80%,100万英镑移民项目,30%的申请人来自中国。
英国本地的华文媒体调查称,教育移民,是中国申请人选择移民英国人数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样的选择结果,无疑体现了中国家庭的传统教育思维模式——一切为了孩子。但是在付出高额代价,来到自己之前并不熟悉的环境,展开一段新的生活,试着融入本地社会时,家长会不会反思,为了孩子,这样的选择到底是否值得?
分隔两地的家
在国内,小朋友从还没出生就面临各种资源的短缺和由此而产生的种种竞争。随着80后一代生育高峰期的到来,准妈妈想在知名产科医院觅得一席床位顺利生产,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往往需要提前疏通医院关系、各种打点,才能保证有床位供孩子顺利出生。不然就直接高额付费入住私立医院解决问题。
宝宝出生后,各种问题接踵而至,奶粉代购、空气质量、食物安全的种种担忧,一路跌跌撞撞成长,到了升幼儿园的年龄才发现,原来连上个幼儿园也要缴纳动辄几千、几万元的赞助费。
小学就不用讲了,重点小学赞助费按照年头计算,每年一万元的赞助费,积累到孩子小学毕业也是个不小的数字了。
更为重要的是,孩子的课业负担和升学压力都很大,虽然中国小学一、二年级已经实行了课业减负,但是课后没完没了的各种学习班,已经演变成了升学技能的一部分,而不仅仅只为兴趣爱好。
这样算下来,孩子们的负担完全没有减少,而陪读各种补习班的家长们,往往挣扎在工作和照顾子女之间,感到压力倍增。
这样的环境之下,很多家长迫不得已动起了移民升学的念头。在国内做生意的王先生的儿子今年小学毕业,由于之前一家人经常到国外旅行,对海外的环境非常熟悉,移民前还曾经专门为儿子的海外升学考察了英国的中学教育。
王先生一家选择了英国100万投资移民项目,并且迅速拿到了移民签证,儿子的入学手续办的也相当顺利。
看着儿子入读的学校环境不错,中国学生数量也有严格限制,不需要担心孩子不能在英语环境成长,王先生一家还是很开心。
但是同时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就是王先生在国内的生意走不开,只能中英两地飞来飞去,英国这边,太太带着儿子读书,夫妻俩只能过上了两地分居的生活,一家人团聚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一个完整的家就这样分成了两半儿。
移民就可以解决问题?
王先生的初衷是为了让孩子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都比国内变得更优越,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物,可以让孩子身体的健康成长得到最基本的保障。
开放的空间和积极的环境都给了孩子创造思维的空间,孩子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
同时在学校,孩子们可以接触到来自不同文化、种族、背景的小朋友,更容易学会包容、尊重和接纳,社交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不可否认,这一切都对孩子的成长极有好处,也是在国内出不去的家长最为渴望拥有的。
但在孩子的成长环境中,一个完整的家庭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更是尤为重要的。
不少移民家庭,都是爸爸国内工作,妈妈海外全职陪读,很多小朋友,家里长时间只有母亲陪伴,而缺少了父亲的关爱。
家里的亲属朋友绝大多数也都在英国,这样的环境失去了平衡,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并不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往往会造成从年幼就形成孤僻不合群的性格特征。
中国人的教育思维往往被这样的观念束缚:一切为了孩子。虽然在父母眼中自己所作的选择和牺牲都是为了孩子,但其实在孩子眼里或许并不尽然。
以前初到英国时,就曾经结识了几位阿姨朋友,我发现,她们谈话时,99%的内容都是围绕自己子女的活动展开,例如还在考试多少个A+,某某的子女考到了某名牌大学等等,却很少提及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工作内容。
我后来想想,这或许也是中国家长的普遍问题吧,有了子女就忘却了自己,特别是妈妈们。
总是把自己的全部希望和未来都寄托在子女身上,但为人子女,孩子们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有良好个人兴趣爱好的家长,这样的家长才能跟子女随时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子女和谐交流,不被孩子落下。
(责编:路西)
感谢您阅读《为子女教育移民,值不值?》,文章来源于BBC,由出国留学网收集、整理、转载。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