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全德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专业学会主席活动纪实
文、图/曹喆
3月的柏林,天空总是阴沉沉的,时而还要遭遇漫天的雪花。国内在沐浴着春天的温暖时,这里依然抵御着冬天的寒冷。然而12日这一天,天气异常晴朗,人们享受到了久违的阳光,心情也随之舒展开来。
这天,坐落在柏林施普雷河畔的中国驻德国大使馆里也温暖如春,异常热闹。驻德大使马灿荣先生在这里举行招待会,招待的对象是一群特殊的客人,个个都具有“主席”头衔----他们来自中国留德学者学生团体联合会、德国各地80多个中国学者学生联谊会以及各专业学会。
下午6点左右,客人们手持粉红色的请柬陆续抵达,依次步入大使馆一层的宴会大厅。6点30分,招待会准时开始,马灿荣大使风度翩翩,神采奕奕,微笑着欢迎每一位到访的学子。
在欢迎致辞中,马大使说,作为世界第三经济强国、第二贸易大国和欧洲火车头的德国,两次从世界大战的废墟上崛起,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不仅要学习其先进的科学和技术,而且应深入体会其先进的管理和文化。同时,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礼仪之邦,每个留德学子都应成为传播中华文化、优良传统的使者和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
目前,在德留学人员有3万多人,全德各个学生学者联谊会和专业学会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联系、团结在德中国学生学者,加强学术交流,促进了中德学生学者间的交流。马大使希望,学生学者联谊会和专业学会也能成为沟通使馆和广大在德中国学生学者的桥梁和纽带。
马大使强调,留学人员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也是国家的“战略资源”。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改革开放与和平崛起的大国。祖国的建设,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海外留学人才;祖国的日益强盛,也为海外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难得的施展才华的机遇。
马大使最后说道:“留德学子素有勤奋、务实、爱国的传统,他们中的许多优秀分子已经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令人欣慰的是,目前越来越多的留德学子选择回国发展,或用多种方式为国服务,用自己的热情和才华参与到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之中。我衷心希望,所有在德学生学者联谊会和专业学会能够在为国服务方面多发挥一些积极的作用,让更多的留德学子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为我们的国家作出贡献。”
随后,各学子争相与马大使合影留念,并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交流各个学生会和专业学会的工作经验,整个宴会大厅洋溢着一片欢乐热闹的气氛。
第二天上午9时,各学生会和专业学会主席再次相聚在德累斯顿大街44号----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处所在地,参加在这里举行的“全德中国学生会、专业学会主席会议”。教育处一层的活动大厅里坐了近100人,虽然稍显拥挤,但一些参会学子笑谈,原来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场面,随着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会工作也越来越兴旺了。
“教育处是每一个留德学子的家,今天,我非常高兴地欢迎大家‘回家’。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以达到最佳的交流目的。”这是中国驻德国使馆教育参赞刘京辉在会议致辞中的开场白。她说,各个学生会和专业学会的主席都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希望他们能够尽最大努力,团结在德留学人员,让广大留德学子体会到家的感觉。同时加强与德国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达到东西方文化相互沟通、相互融合的目的。
刘参赞说,身处异国他乡,我们一定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同时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无论发生什么情况,请大家记住,使馆和教育处永远是大家坚强的后盾。”话音未落,会场里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最后,刘参赞意味深长地说,在德国工作期间,她由衷地感到留德学子浓郁的爱国情结,作为早期的留学人员,她亲历了多年来德国的发展,也切身体会到了我们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一代的留学人员要有新的目标和起点,要置身于整个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背景中,根据国家建设和个人发展的需要规划自己的留学蓝图,这样在今后才能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所学,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能积极参与到为国服务的行列中来,充分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中国留德学者学生团体联合会副主席(以下简称团体联合会)、斯图加特学生会主席何星主持了本次会议。他首先介绍了团体联合会的工作情况。该联合会于2002年10月成立以来,举办了多项活动,意义非凡。特别是2003年在法兰克福召开了“留德学人支持西部大开发研讨会”,并组成了“支持西部建设专家团”,于去年底奔赴国内开展为国服务活动,成果显著。何星表示,像这样的活动我们要经常举办,希望大家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服务于西部开发和祖国建设的活动中来。随后,他又介绍了团体联合会在文体和网站建设方面的工作,以及今后的一些工作设想。
紧接着,会议进入了交流阶段。
柏林学生会主席张今瑜谈了她对学生会工作性质的认识。她认为,学生会的工作,就是配合使馆,配合教育处,为广大的留学生服务,使他们和祖国联系的更加紧密。例如,学生会每年都要为新来的留学生开一个迎新茶话会,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离祖国和亲人并不遥远。另外,加大学生会的宣传和扩大学生会的影响也是学生会工作的重点。张今瑜说,生活在异国他乡,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面镜子,一个窗口,要通过积极的生活和工作,体现我们的精神面貌,向那些不了解中国的当地人介绍我们所热爱的祖国。
开姆尼茨学生会主席李峰把学生会的工作归纳为几个方面:一、寻求多方面支持;二、牢固树立服务于中国学人的意识;三、积极举办大家喜闻乐见的文艺体育活动,增强中国学人的凝聚力;四、加强宣传力度,占领思想阵地,掌握舆论方向;五、大力宣传中国,广交朋友;六、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和组织管理工作,充分代表中国学人的利益,为中国学生争取更多的权益;七、适时转变服务内容和服务手段,加强活动的主动性,使学生会的作用更贴近广大学生的需求。
教育处分管留学生工作的几位工作人员也分别介绍了国家在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和为国服务方面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有关国家设立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的政策,以及学生会运作和学生会经费管理等问题。
会议进行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个小的高潮。引发高潮的是几面签名的横幅。还是自去年底以来,各地的留德学人团体纷纷自发开展各种以“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台独’”为主题的活动,包括召开座谈会、征集签名、举办宣传活动、在各社团网站论坛上组织专题讨论等。团体联合会也于3月初发表声明,谴责台湾当局玩弄手段图谋分裂祖国的行径,表达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会场里,柏林学生会、科特布斯学生会和特里尔学生会依次展示出了他们的反“台独”签名横幅和图片。科特布斯学生会主席丁毅说,因为现在正在放假,许多中国学生都外出度假或打工,但留在科特布斯的将近100名中国学生几乎都在横幅上签了名。反“台独”签名活动的发起者----特里尔学生会主席邱骋说,我非常不希望在我的脑海中,会留存祖国的领土被分裂出去的记忆,维护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横幅上都是一些不为人知的名字,字迹也有大有小,深浅不一,但却表达了一个共同的心声。每展出一面横幅,会场里就报以一片掌声。
最后,在大家的一致倡议下,会议又临时增加了一项内容----全德中国学生会、专业学会主席反“台独”大签名活动。作为在德3万多中国学生学者的全权代表,所有参会的主席当场在一面白布上签名,留下了海外学子维护祖国统一的浓重一笔,组成了一幅留德学人的爱国群英谱。有学子感慨道,此情此景,让人终生难忘。
此次活动圆满地进入了尾声,与会者都感叹大有收获。很多主席都表示,今后要加强各学生会和专业学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要为留德学子创造一切机会回国或为国服务。
在世界范围内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中共中央制定了“党管人才”的方针政策。去年底,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说,要充分开发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从这个角度看,本次聚会的意义就不仅仅停留在交流和沟通的层面上了,它更增强了留德学子的凝聚力,拉近了海外学子与祖国之间的距离,加深了他们的爱国意识,为将来能够成为建设国家的可用之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期待着下一次的相聚。(驻德国使馆教育处供稿)
来源:神州学人 作者:曹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