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就业难却“死要面子”,一方面是“回炉”后成了企业稀罕的香饽饽。昨天,本报深度关注了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发现就业其实不难,而是他们没有端正就业观。当前我市高校毕业生到底面临怎样的就业形势?我市又有哪些政策可以扶持他们就业、创业呢?昨天,大连市人社局相关人士做客“中国大连”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围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市民在线交流。
1预计今年接收高校毕业生7万人左右
“十二五”期间,我市每年需要就业的人员总量达到28万人,经济增长带来的就业岗位吸纳就业约20万人,预计今年接收高校毕业生7万人左右。今后一段时期内人力资源供给继续呈供大于求的态势,由于就业预期、素质能力等与用人单位岗位要求不相匹配,部分高校毕业生难以顺利就业,招工难和就业难的现象并存。此外,城市化进程中每年约3万名失地失海人员需要通过产业转移实现就业,新产生的部分失业人员面临岗位转换出现就业困难,部分专业、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进一步加大了统筹重点群体就业的工作压力。
2服务期满“三支一扶”大学生,考入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占五成以上
目前我市主要通过实施“三支一扶”、储备计划、就业见习、就业实训和技能培训等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三支一扶”:2009年,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县以下农村中小学一校一名师范类本科生计划”、“百名大学生志愿服务北三市计划”整合为“三支一扶”计划。目前“三支一扶”服务期满的人员中,考入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的占五成以上。
储备计划:从2009年起,我市每年依托部分机关事业单位提供的1000个服务性岗位储备择业期内未就业的我市生源高校毕业生。聘用到储备计划岗位的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服务协议,服务期限一般不超过1年,确因岗位需要经批准后可延长1年,服务期满后自主择业。
3高校毕业生进入见习基地每人每月可获1100元生活补贴
缺乏技能培训是摆在高校毕业生面前的一道坎。据介绍,2011年以来,我市将职业技能培训范围扩大到我市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和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普通高校在校生,为其提供规定范围内的5个职业等级、6次培训补贴。大学生在校期间,还可根据个人意愿向市公共实训基地和大学生实训示范基地,申请参加《政府补贴培训职业(工种)目录》中的急需职业(工种)技能培训。大学生经培训(实训)并鉴定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后,市政府按规定标准对培训机构给予培训补贴和鉴定补贴。对进入见习基地的高校毕业生,市政府和见习单位分别给予每人每月550元的生活补贴。截至目前,全市参加就业见习的毕业生达到7000余人,有56%的毕业生见习期满后通过考核被见习基地正式录用。
4 创业培训面向全市大中专毕业生及普通高校在校生
我市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也可享受一定扶持政策,包括享受促进自主创业的各项税收、收费优惠政策;免费或以优惠租金入驻孵化基地的,按规定减征或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初次创业创办的实体,3年内不收取个体劳动者或私营企业协会会费;招用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的,缴纳的社会保险费3年内给予全额补贴;登记失业后创办的,一次性给予6000元创业资金补贴;带动6人以上(含6人)就业的,当年新增就业岗位每招用1名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按2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带动就业补贴。另外市政府定期遴选优秀创业经营实体,每个给予不超过5万元的奖励。我市还面向全市大中专毕业生及普通高校在校生开展创业培训,并将后续专家服务工作纳入培训课时。
5 我市每年出300万元帮扶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
我市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也有一定援助,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是指零就业家庭、城镇低保户家庭、农村贫困家庭、残疾人家庭和在校期间享受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市政府每年设立300万元就业援助资金专项用于帮扶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采取优先列入高校毕业生储备计划、“三支一扶”和创业扶持、职业培训、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措施,确保回到大连的本地生源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当年全部实现就业。
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部分政策
■“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期限为2年,服务期间享受1800元/月的生活补贴,并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服务期限视同工龄。
■储备计划岗位服务期内被聘用人员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享受岗位补贴(目前是1200元/月、人),并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服务期限视同工龄。
■对进入见习基地的高校毕业生,市政府和见习单位分别给予每人每月550元的生活补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