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每天“体锻一小时”成都经验值得向全国推广

首页 > 

地方

 > 四川

 > 学生每天“体锻一小时...

学生每天“体锻一小时”成都经验值得向全国推广

昨天,《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及中国教育电视台的记者,与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一道,深入我市部分中小学,实地调查了解我市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经验,希望将有效做法推广到全国,以进一步落实推动“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的开展。

据共青团中央“新时代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心”主任助理丁一琼介绍,此次调查、采访情况将在20天以后公布,“我们主要是以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进行,最后将分析结果以简报的形式向教育部、体育总局、团中央做汇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及中国教育电视台的记者在采访中表示,成都学校开展“体锻一小时”不仅很踏实,而且各具特色,“很值得向全国推广介绍!”

样本一

成都十七中

学生最爱特色体育项目

昨天下午,奥运冠军张山来到成都十七中,与全校学生交流射击技巧。作为我市唯一一所开设有射击射箭项目的中学,这项特色体育项目已经成为该校学生的最爱。据介绍,十七中射击射箭队的学生不仅产生了国家一级运动员,还多次夺得过全国比赛的金牌。十七中校长胡文武认为,这也为学生们考大学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作为体育特长生不仅可以享受加分,还可以因为体育特长获得高校的“特招”。

“除了这项特色体育项目外,我们每天都有大课间、体育课、锻炼课,尽可能地保证每名学生在校的体育运动时间。”该校副校长黄海涛介绍说,对于高三年级的学生,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在校运动时间会比其他年级学生少一些,但学校也尽可能地安排了各种体育运动项目,让他们有充足的锻炼时间,“比如每天都会安排高三学生跑步,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更是高考前调解心理和生理的需要!”

样本二

五桂桥小学

大课间让孩子更加自信

“阳光体育也是一种教育,每个孩子的成长都需要阳光,我们希望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五桂桥小学校长张政说,阳光体育运动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了解,成华区五桂桥小学80%学生是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张政认为,大课间的开展让孩子们性格更外向,不仅学会了与同学交流合作,也更加自信!“学校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在体育特色的打造过程中,体育精神的气息已经潜移默化地内化成了一种精神层面的隐性校园文化。”张政表示,大课间其实也是大课堂。

据介绍,五桂桥小学为了让大课间效果明显,还在管理方面实行精细化,同时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很重视科学性和时效性,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变化规律。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活动的内容也会有所差异。活动的内容既有全校性的广播操、武术操、手语操、排舞等,又有极具个性特色的分班分组活动。

阳光体育的发展也大大促进了五桂桥小学的成长与发展,今年来学校不仅成为四川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而且在省市区小学排球、篮球、足球、田径、短式网球运动比赛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样本三

青羊区

各校都有特色锻炼项目

青羊区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要求各学校根据自身特色、师资及场地条件必须开展一项群体性、全员普及的体育项目,全校学生必须达到人人参与、人人会做。例如,文翁实验学校有效结合“文翁兴教”的传统典型,将学校文化定义为国学文化,并将传统武术有效结合起来;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融合的西马棚街小学,借助学校一名在国际、国家各级拉丁舞项目中获得嘉奖的年轻老师的力量,将拉丁舞的魅力融合在日常教学教育中。

如今青羊区的学校,各校都有体育锻炼特色项目:泡小境界校区,每天清晨师生在操场上做着整齐的早操;树德实验中学西区,学生们认真练习跆拳道舞的场景成为校园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实验小学西区,足球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新星少年俱乐部”里跳动着学生的身影;泡桐树小学的“泡泡自主管理手册”、实验小学的“130健身卡”是孩子放学回家必做的体育作业……

样本四

成都双语实验学校

中英文版课间操轮着来

“哇,好美的校服!”“还是英文课间操呢!”女生黑色上衣,红色短裙,男生一身黑色西装,再配上好听的英文歌曲,昨天中午,中央媒体的记者们走进成都双语实验学校时,大家都不得不承认这算是“最洋气”的课间操了,不愧学校的“双语”二字。

“因为早上要升旗,学生必须穿着整齐的校服,另外将英文融入课间操,也让孩子们加强了对英语的兴趣。”成都双语实验学校校长李艳告诉记者们,学校里面的各种标语都是以双语的形式出现,这大课间自然也不例外。李艳介绍,该校目前除了每天上午的大课间外,每天还有包括体育课在内的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项目。如果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在放学后,则由班主任和体育老师一道,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文章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周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