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瞄上大学新生 “过来人”教你见招拆招

首页 > 

地方

 > 浙江

 > 骗子瞄上大学新生 “...

骗子瞄上大学新生 “过来人”教你见招拆招

骗子瞄上大学新生 “过来人”教你见招拆招

“可爱学妹惨遭诈骗!学院内有人出售这样的卡,实则不能使用。千万不要相信。”近日,浙江大学蓝田人人主页发出“防骗预警”,图中一张印有“中国×通企业联名卡”字样的不明卡片骗走了新生100元人民币,骗子通常称此卡为信息课必备。

大学新生刚进入校园,诈骗团伙的各类骗术已层出不穷:套近乎的“老乡”、热心的“学长学姐”、开口借路费的陌生人、上门推销的“学生代理”、诈骗短信、黑车……这些都有可能是陷阱!

采访到一些曾不小心受过骗的在校大学生,来听听学长学姐们真实的故事,学会如何应对花样百出的骗子吧!

第一招

推销教材的朴实“学姐”,别信!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一种“英语报纸”的欺骗推销最为常见,5个被调查学生中就有3个曾经上过当。

来自浙江某高校的学生小冯就碰上了这种上门推销。小冯说,上门的两个“学姐”手中,有一份班级名单,让原本不打算买的她改变了主意。“她们让我买的是一种关于四六级的英语报,我说不订,然后她们就甩出那张单子。”小冯说,单子上都是她们班同学的签名。“她们说这是班级一起订的,我就想可能是班长统一让大家买的吧,就交了200元钱签字了。”但结果是报纸只收到一期,后来就再也没了。

据了解,新生多为独自在寝室时遭遇此类行骗,且上门的都是着装朴实、“一看就不是坏人”的“学姐”。“这是你们考试一定要订的,就算这次不订你们以后也要订”,这样的话语是一贯用词。

第二招

QQ上“孩子”向你要辅导费,别给!

“我爸打电话向我确认‘金额’时,他已经在银行ATM机前准备给‘我’打钱了”,回忆起刚入学时的一段经历,已是浙江某高校准大四学生的小徐仍然觉得十分惊险。

“我爸说,QQ上的‘我’给他发消息要钱,说是学校的辅导费,当时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9800元,让他把钱直接打到一个‘老师’的账号里。”小徐说,那个账号是她的一个QQ“小号”,很久没用了,可能是由于信息泄露被盗走的。“他打电话问我是不是9800元的金额时,我马上意识到他被骗了,幸好及时制止。”

许多骗子瞄准了“学校交纳学杂费”这一时机,假称是学生本人、同学、辅导员,向不知情的学生家长、亲属骗取各种“学杂费”。在此提醒学生家长,收到缴费信息时务必向儿女确认情况属实后再进行汇款。

第三招

根本不靠谱的上门兼职,别干!

“同学你好,请问你们对做兼职感兴趣吗?”学习之余赚点小外快,新生往往比较兴奋。

据了解,许多兼职公司之后给学生们介绍的往往都是白天上课时间的兼职工作,而非学生们期望的周末等课余时间。“所以每次都抽不出身,一次也没去。”一位曾报名过兼职工作的翁同学告诉,想起一开始交的150元中介费,还是有些心疼。

第四招

催缴学杂费的陌生短信,别理!

大学生小谢,在收到录取通知书不久后,收到一条陌生短信。“短信上的人说自己是XX学校(即录取小谢的学校)的老师,马上就要开学军训了,军训的费用以及服装费用是要额外付的,就要我打钱到一个银行账户上。后面就是某银行的账号。”小谢说,之前自己专门了解,知道学费都是在银行卡里自动扣款的,对要求打钱到某银行账户的情况,他有些疑惑。后来,他向学校招生办核实才知是一种骗局。

短信诈骗方式是诈骗团伙常用的伎俩,他们的眼睛就盯在了这些高校新生身上。他们谎称自己是学校的老师或班主任,要求学生“转账”、“汇款”到某某指定账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