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江上寺,迁客特依依。远水欲无际,孤舟曾未归。乱峰藏好处,幽鹭得闲飞。多少天真趣,遥心结翠微。”一千多年前,范仲淹先生曾在诗歌《过余杭白塔寺》中,这么描述坐落在杭州钱塘江边闸口的白塔。
大约一个月前开始,由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凤凰山管理处组织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团队、南京博物院团队、杭州无尽藏非物质文物与艺术遗产研究所等单位合作,首次开始对闸口白塔,进行闸口白塔考古报告工作与抢救性文物保护工作。
11月29日是浙大团队本阶段试验的最后一天,记者到现场观摩数据采集工作。
范仲淹先生相遇的白塔,是她的黄金期——白塔全部以白石雕刻砌筑而成,但当年的建筑师炫技,把石塔建成仿木构楼阁式的雕制塔。
浙大团队的科技考古技术工程师黄硕向记者介绍,白塔的平面呈八角形,共九层,高约16米。每一层出檐深远,起翘舒缓,轮廊秀丽挺拔。每层由塔身、塔檐和平座三部分组成,塔身上浮雕各不相同,有佛、菩萨和历史变革的故事。
可惜今人再没有福气见识白塔当年的风姿。白塔虽然挺立,但已经到了千年文物的耄耋之年:几乎每一层,都有比较大面积的分化与残损。
记者爬到大约跟塔尖一般高的脚手架上面。据说上世纪40年代,梁思成先生曾经站在差不多的架子高度,对白塔进行古建筑调查,考察白塔的艺术风格,推断出它的功能是祈福,建筑年代在五代十国时期。
这会儿看白塔,应该比梁先生所见又差得远了。随处可见塔身上,几位仕女的脸庞尚且隽秀,但那赵飞燕般的楚腰纤细腰已经难寻踪迹……
到目前为止,对于这座白塔,建筑学家摸不清这石塔的营造方式,艺术家自叹这浮雕的雕刻手艺晚辈望尘莫及……
黄硕告诉记者,浙大文化遗产研究院,自主研发了一套“基于多图像的三维数字化系统”,用来“留住”白塔。
浙大团队的工作人员,需要在3个月时间内,全方位地拍摄白塔,对伤痕累累的白塔来说,这只镜头是“事无巨细”的,无论是建造者高超精致技艺的印记——五代时期的浮雕工艺、营造技术,还是白塔风烛残年事实的象征——一道道裂缝、一块块缺损,都会被纳入图像处理的基本数据库。
经过系统的图像处理后,最终我们能够在屏幕上,看到一座立体的、细节完整、清晰、真实的白塔。你需要任何一个方向、位置的基本信息,都可以点到。“这个高精度建模的完成,也使得我们有可能通过3D打印,‘还原’白塔的全貌。”
据悉,浙大团队的建模工作将在今年底全面完成,明年上半年,结合考古团队的研究的成果,几个团队将合作出版白塔考古报告,这份报考将包含详尽的白塔状况的文字、三维模型、图版、线图等记录的展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