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学区管理改革让弱校成“热校”南昌学区管理改革让弱校成“热校”

首页 > 

地方

 > 江西

 > 南昌学区管理改革让弱...

南昌学区管理改革让弱校成“热校”南昌学区管理改革让弱校成“热校”

新校区让名校释放出更多学位、名校与薄弱学校联姻让弱校走热、农民工子女城区入学比例稳步提升……随着新学年的到来,在南昌市基础教育领域,一个个可喜的新变化让人感受到公平教育的理念无处不在。而在这背后产生推动力量的是,3年来南昌突破种种压力推进的一系列教育新改革。

优化网点拓展优质教育资源

近年来,南昌市逐步完成了市属部分优质学校高中部的搬迁工作,将腾出来的老校区用于办更多的优质义务教育。目前,南昌一中、二中、三中、十九中等品牌中学高中部已经往新城区搬迁或正在兴办分校,优质学位随之大为增加。同时,南昌二十一中正筹备在朝阳新城建新校,南昌十五中、南昌三十中已合并办学,青山湖区、青云谱区、高新区、红谷滩新区、经开区等城区优质高中新校区建设的前期工作也已展开。南昌三中高中部搬迁后,原校址逐步移交给东湖区育新学校举办优质义务阶段教育,该校仅今年就给东湖区增加优质学位200个。

为进一步缓解择校热,2013年,南昌市对80多条街巷的招生范围进行了调整,使城区优质小学和初中学位增加2000多个,这些学位全都招收地段内生源,大大缓解了热点学校的择校热。同时,南昌市将重点高中均衡招生计划的比例由去年的50%提高至今年的70%,让普通学校的初中生有更多上重点高中的机会。

学区管理改革让弱校成“热校”

为进一步缩小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南昌市在城区市属学校之间、市属学校与区属学校之间启动了学区化管理改革试点工作。

学区管理改革,即围绕1至2所优质学校划定一个较大范围的学区,成立学区管理委员会,由学区内优质学校校长负责统筹该学区的管理工作,制订学区发展规划,组织和安排学区内骨干教师的校际交流,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老师共同开展教研、教学活动。目前,南昌二中已与经开实验学校,南昌三中与孺子学校、京东学校,南师附小与青山湖区香溢花城小学已分别建立学区化管理机制。在今年的招生工作中,这些建立了学区管理机制的成员学校,即便是薄弱学校,其地段内生源不仅没有流失,报名人数反而有所增加。

方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

为方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3年来,南昌市每年拿出4000万元新建一批学校,扩充教育资源,对原有公办学校进行改扩建。同时,委托事业单位创办的学校接收部分生源。该市还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部分办学质量较高的民办学校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据统计,今年红谷滩新区12所小学中有8所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青山湖区45所学校中也有35所。今秋开学,南昌市仅初中学校便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7500人入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