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全员招生:别自欺欺人才是上策

首页 > 

地方

 > 江西

 > 民办高校全员招生:别...

民办高校全员招生:别自欺欺人才是上策

“全校皆兵”的招生模式,对民办高校而言,是“绝招”,几乎校校都采用,现在很多公办院校也学会了这招。

民办高校,一切都得靠自己打拼,没有生源就没有了一切。他们发明创造的这种“接地气”的招生模式,很像企业为了生存,让员工直接向用户兜售产品,很市场化,虽然有损教育的“体面”,但是效果好,立竿见影。

其实,生源的争抢,已经波及所有学校。顶尖学校就争夺顶尖生源,北大清华的招生老师为了抢好生源,也得给这些学生挨个打电话游说和承诺各种条件。民办高校没有这些公办学校的“金字招牌”,要想生存,招生战只能更加激烈,使出的招数也必须更市场化:高额提成、高额奖金和全员作战。否则,没等熬成名牌学校,它已经先被市场淘汰了。

虽然江西省教育主管部门禁止民办高校在校生参与招生,禁止招生和老师的福利薪酬挂钩,但说到底,在校生为本校招生,只要不是虚假招生和强制招生,实在没必要一禁了之。

这种招生方式与欺诈行为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中国的民办高校发展到今天,可谓步履艰难。江西是民办教育大省,当年,民办教育带来了全国各地的生源,被称为“绿色GDP”。许多民办学校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然而好景不长,公办学校的扩招与留学大众化分走了民办教育的大量生源。民办学校一方面存在自身专业积淀少、教师力量不强等问题,另一方面,政府也并未像人们期望的那样,出台让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平起平坐。渐渐地,江西省的民办教育和全国的民办高校一起变得低调起来。

毫无疑问,生源是学校的生命线。成千上万名学生的学费,在帮助这些民办学校运转。招不来学生,它们只有死路一条。

活下来的民办高校,必然是有特色,也有一定实力的。

然而这种市场化的运作手段却在伤害着这些学校的对外形象。现在,越来越多的上了三本线的农村考生宁可出外打工,也不去上这类学校,就是对民办学校改变孩子前途的能力产生了质疑。

我想对学校说,不管是公办院校还是民办高校,最终能让学生留下来安心学习的,是学校的办学实力,包括学校的实验室、寝室、教学楼等硬件实力,也包括师资、专业特色、就业率等软实力。否则,即使学生被忽悠来,也会跑掉,还会酿成学生集体上访的大事件,甚至会被勒令整改、限制招生,严重的将被取消办学资格。对学校而言,拉郎配式的招生付出的代价将会很惨重。

我想对教育主管部门说,真正要花大力气禁止和打击的,是那些具有欺骗性的、损害他人利益的违法招生行为。例如,非学历教育冒充学历教育、向落榜生谎称交钱就能办正规文凭等。这些行为,不管是公办院校,还是民办院校做的,都应该一视同仁地禁止和打击。

人们曾将中国教育的突破和变革寄托在民办教育身上,在今天看来,它们并没有这个实力。但民办教育不会一直这样下去。对民办高校的市场招生行为,应以规范和引导为主,而不是一棒子将它打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