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进程
我省因学生贫困、教师短缺,“两基”攻坚期间普遍面临普及与巩固的双重困境。为构建“控辍保学”机制,从2000年起,我省率全国之先在边境沿线、7个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和藏区实行“三免费”教育,此后,又在25个边境县(市)投入专项资金1.04亿元,实施边境国门学校建设工程,为边疆少数民族子女创造良好的就学环境。云南在全国率先实施的这些政策,也为国家相关政策制定出台提供了地方样本。
为缓解边疆贫困地区教师数量不足、进不来、留不住的难题,红河州由州级财政承担工资,面向全国公开招考教师。连人带编分配到攻坚县。从2003年到2006年,全州新补充教师1160人。玉溪市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村教师安居工程,在辖区县城所在地建盖了1万多套教师安居房。2008年,云南省级开始教师廉租住房建设试点,并决定在2009年至2011年,每年安排1万套、50万平方米教师廉租住房建设。昭通市初步计划近期建设8.97万平方米的教师周转房,有部分县已于3月底开工建设。陇川县从2009年以来,已为部分条件艰苦的学校建设了60余套不同结构的周转房。
针对边疆民族地区山高谷深、校点分散、办学质量不高等实际,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省在少数民族地区举办寄宿制、半寄宿制学校。同时,收缩校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进集中办学。到2009年,全省已有155所民族寄宿制中小学,有5500所半寄宿制民族高小;全省小学校点、完小比2003年分别减少2196所和8505个点。我省有600多万少数民族不通汉语,为开展“双语”教学,相关部门编译审定出版了14个民族、18个语种、223本新课改民文教材免费提供学生使用。2009年,全省近6000“双语”教师经过省级培训,已有80多个县、4000余所学校的30万在校生接受“双语”教学。在“一堵二扫三提高”的扫盲攻坚战役中,我省在民族地区创造性地用“双语”和“拼音文字”扫盲。从2006-2009年,全省每年平均扫除青壮年文盲10万人以上,近3年脱盲人员复盲率控制在4%以内。2000年、2006年,云南扫盲工作两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国际扫盲奖。
因地制宜建“小菜园”、“小果园”、“小鱼塘”、“小养殖场”,通过勤工俭学增加收入,有效减轻农村中小学学生及其家庭的教育负担。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省已在15085所中小学建了占地面积13.1万亩的15418个勤工俭学实践基地,勤工俭学收益总额22.9亿元。因勤工俭学走在全国教育战线前列,教育部曾组织在我省楚雄州召开现场会交流推广经验。此外,我省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三生教育”,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为攻克“控辍保学”这块“硬骨头”,我省教育督导部门积极帮助攻坚县找准难点和重点。通过提前2至3年发放《“两基”现状调查表》,查阅各县《教育事业统计表》,研究分析各县经济状况、普及程度、办学规模、经费投入等基本情况,据实为各级政府出谋划策并加强过程督导。同时,全省普遍实行义务教育通知书发放制度,小升初“整体移交”制度,政府和教育部门双线目标责任制等,控制升学率和失学率,千方百计实现“控辍保学”目标。2009年,全省初中阶段入学率达103.12%,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20.32个百分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