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云:对口帮扶破难题 共建77所希望小学红云:对口帮扶破难题 共建77所希望小学

首页 > 

地方

 > 云南

 > 红云:对口帮扶破难题...

红云:对口帮扶破难题 共建77所希望小学红云:对口帮扶破难题 共建77所希望小学

3年前,一项惠及云南省边疆民族地区群众的“兴边富民工程”正式启动,刚刚组建的红云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与镇康县、富宁县建立了“兴边富民工程”对口帮扶关系,投资1840万余元实施了“整村推进”、“红云希望学校”、产业开发、交通建设及“红云爱心助学基金”和劳务输出等一系列项目,动真情,扶真贫,真扶贫。

08年,新一轮“兴边富民工程”行动的号角刚刚吹响,红云集团就迅速行动,分别与镇康县、富宁县、巧家县、会泽县签订对口帮扶协议,计划投入4000多万元为贫困地区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变任务为责任

“红云集团是云南各族人民的红云集团,对口扶贫工作是红云集团在新时期共建和谐社会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对口帮扶给我们红云集团提供了一个向家乡父老表达感谢、感激、感恩的难得机遇。”红云集团总裁朱绍明坦言。

为做好扶贫工作,红云集团专门成立“兴边富民及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固定专人负责。资金实行预算管理,项目实行合同管理,建立集团和帮扶县的工作研究机制和信息通报制度,每年集团领导数次带队深入实地调研,根据需求调整项目和资金,有效推进、全面落实扶贫目标。红云集团还主动要求将会泽县列为帮扶单位,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

在新一轮“兴边富民工程”帮扶中,红云集团承诺:多投入,多做事,出实效,决定对镇康投入1500万元、对富宁投入800万元、对巧家投入800万元、对会泽投入1000万元,继续支持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助学助教工程、希望小学建设、边疆党建工作。

变难点为重点

“红云集团帮我们了却了几代人共同的心愿啊!”在文山富宁县田蓬镇,当89岁的村民老李拧开水龙头,“哗”的一声,清凉的自来水喷涌而出。此前,田蓬镇蔑弄村的缺水问题,是长期困扰当地村民生活的大难题。

“这水金贵着哩!”镇康县田坝村村民王习军坐在屋前的水龙头下细细洗着刚从地里刨出来的土豆,高兴地对记者说:“以前喝水都困难,哪敢这么洗?”

边境县和特困县都有共同的难题:劳动力素质低、孩子就学难、群众生活基础设施差。针对这些难点,红云集团和各县制定了重点扶贫计划,采取变“难点”为“重点”的递进式扶贫思路,对贫困项目村的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进行整体规划,有机地整合生活基础设施、社会服务事业、特色产业培育等领域进行一系列全方位的援助。

富宁县是国家一类革命老区县,也是国家重点扶持县。目前,全县仍然有9.97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下。2005年,红云集团与富宁县结成对口帮扶单位后,集团3年来投入扶贫资金800万元,实施了整村推进、希望工程、资助贫困大学生、扶持产业等11个帮扶项目,建设了整村推进项目6个、希望小学5所,资助贫困大学生87名,扶持产业项目1个,真心实意为富宁贫困群众做好事、办实事、破解扶贫难题。

在镇康,红云集团投入1040万元资金,用于农村道路、人畜饮水基础设施建设,用于大学生助学、希望小学建设、产业扶持、边疆党建活动室建设、人口较少民族扶持等,对口帮扶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同时,启动了会泽、巧家两个县的“红云爱心”助学助教、新农村建设项目。

“无论在整村推进的力度、建设质量、受益群众面还是扶贫机制创新等方面,红云集团都做到了好中求好、好中求全。

他们不仅让贫困的老百姓在生活条件上得到了实质性的改善,更让老百姓获得了自我发展的能力。”说起红云集团的对口帮扶,富宁、镇康、会泽、巧家四县的县、乡、村三级干部无不交口称赞。

变“输血”为“造血”

镇康县田坝村,是一个苗族村寨,过去443户人家全都靠天吃水,现在一根铁管从远山直伸下来,将水送到家家户户。“以前我们想种核桃但是没时间没水,现在都种上了。”村民王习军说,自来水不仅解决了吃水的问题,还解决了生产用水的困难,苗族群众世世代代背水过活、背水生产的历史从此结束。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富宁。红云集团实施对口帮扶后,摒弃“输血式”扶贫,实施产业项目,增强造血机能。农户田蓬安良养牛场由于缺乏资金,始终处于小打小闹的境地。为扶持壮大养殖业,建好示范样板,红云集团注入资金对养牛场进行厩舍扩建改造和草场建设,安良养牛场存栏牛从2005年54头发展至220头,实现经济效益达20余万元。同时,通过该企业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周边村寨群众发展改良犊牛180多头,直接经济效益达40余万元。通过产业项目的实施,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增收难题,增强了发展后劲。

3年来,红云集团仅在富宁县项目村就发展蔬菜种植94亩、经济林果80亩、葡萄106亩,使161户农户720人直接受益,实现人均增收529.3元。

变“扶贫”为“扶智”

“我不害怕离开家乡来昆明工作,我们是一个团队。”记者听到的“团队”这个新词儿竟出自一个年仅18岁、来自镇康县猛捧镇的农村女孩高占婷。她所说的“团队'是红云集团从国家级贫困县镇康县成批招收的季节性劳务工群体。

红云集团变“扶贫”为“扶智”,以劳务输入方式培养人才。组织“镇康队”到红云集团当季节工是对口帮扶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年9月到次年5月的烤季,一批从未出过远门的镇康青年由县扶贫办带队,来到红云集团,开始一种全新的人生体验。“说话大胆了,想事也周全了。”队员周东最大的感触是见世面了,此前他最远只到过县城。去年9月,周东作为红云集团对镇康劳务输入的80名季节工之一,与同伴们一起进了红云集团整理车间,每个月可以拿到1000多元。让周东更感到兴奋的是,红云集团派人给他们上课,进行职业教育及技术培训,还教他们如何理财。周东说:“来红云集团当季节工,是镇康青年最喜欢的选择。”

扶智,解决的不仅是眼前的困难,更是对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地方可以期许的未来的有力支持。

此外,红云集团对教育事业的支持也成为一块公益名牌。到目前为止,红云集团先后建成了77所红云希望小学。2004年以来,已有264名来自镇康、富宁、巧家、会泽的贫困学生在考上大学之后获得了人均6000元至8000元的学费捐助。今年起,红云集团将投入80万元资金,在教师节前对4个县长期坚守在边疆教育战线上的优秀校长、优秀班主任、优秀骨干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

大爱无言真扶贫,红云集团矢志不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