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没入试点 仍需提前储备师资河北没入试点 仍需提前储备师资河北没入试点 仍需提前储备师资

首页 > 

地方

 > 河北

 > 河北没入试点 仍需提...

河北没入试点 仍需提前储备师资河北没入试点 仍需提前储备师资河北没入试点 仍需提前储备师资

河北没入试点 仍需提前储备师资

中国教育在线讯 由于此次高考改革暂不涉及河北省,昨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多数高一新生和家长都感到松了一口气。同时,针对此次公布的高考改革内容,有专家指出各高中要提前做好人才储备,以应对今后的高考变革。

8位家长7位表示非常关注这次改革

“虽然我们也希望高考有所变革,能让孩子们不再分分计较,但是让自己的孩子做试验品我们还真不愿意,因为未知因素太多了。”得知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只在上海、浙江试点后,家长张先生松了口气,“高考改革的话题从今年年初就开始传,当时说河北省也要在今年新高一实施,我们特别紧张,不知道孩子进入高一后会面临什么样的变化,没想到等到最后河北省今年不涉及,这真是太好了。”

与张先生一样,昨日记者对8位高一家长进行的采访调查中,7位家长都表示今年高考改革没有涉及河北让他们很放松,只有1位家长表示,一直很期待高考改革。

“从公布的改革内容来看,统考科目只剩下语数外,而且不分文理科,这样对于孩子来说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对于那种文理科都是某一门不好的学生来说,就可以扬长避短。”刘先生说,他儿子理科物理不好,文科政治不好,要是选文理科都会有一项比较薄弱,“改革后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科目,这样孩子就可以把劣势科目避开了。”

对于此次公布的高考改革政策,记者也采访了10位新高一的学生。与家长一样,学生们也对改革政策没有涉及河北感到松了一口气。

“改革的内容好制定,但是要学校老师改变教学模式则不那么容易。老师们用旧的模式去指导新高考,我觉得肯定效果不好。”新高一的张同学说,都说现在的高考是应试教育,但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对这一运作有了经验,“现在突然改变这种做法,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习惯不一定能适应,所以我觉得不改对我们更有利。”

英语一年两考更有利于学生发挥

新的高考方案有一大亮点就是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可选其一计入总分。这与此前社会上热议的将英语社会化考试基本吻合。

对于这一政策,石家庄一中东校区高中英语教师王闪认为,这一政策将更有利于学生考出好成绩。“英语学科性质其实与语文比较相似,注重学生平时的积累。从现在高中教学来说,基本上到了高二上半学期以后,高中英语的知识点就已经讲完了,对于一些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如果能提前考出一个好成绩,那么就可以将剩下的时间用到其他科目的复习上。”

王闪说,对于英语基础知识薄弱或是心理素质不好的学生来说,提前参加一次考试,可以让他们对英语高考有一个更加真实的认识,这样不论是从后面的知识点复习,或是心理状态调整上,都多了一次机会。

对于英语两次考试是否能缓解英语热这个问题,王闪说,从目前大的趋势来说,英语仍在各种考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个是以前传的降低英语高考分值这次并没有涉及,另外就是在大学、研究生考试阶段,英语仍是很重要的一门学科,因此一年两考并不会对缓解英语热起到多大作用。

不过王闪也认为,家长在给孩子选择英语补习班时,一定要冷静,“现在很多补习班都是应试性质的,比如说专门突破音标或是专门记单词,这样家长在给孩子选择时一定要跟孩子沟通。我接触过一些家长,他们是逼着孩子去学习,结果孩子人在那儿,但是根本没有用心学,因此学习效果大打折扣。”王闪说,英语热有一定的家长跟风成分,建议家长应该多跟孩子沟通,理性选择是否让孩子上英语补习班。

对教师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

虽然在采访中大部分的老师和教育专家都对此次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持肯定态度,不过也有省会的教育专家担心,按照现在这套制度,将对高中学校的教师资源提出更高的要求。“按照原来的高考制度,学校在高二基本上就分班了,这样各学校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师资力量,或者重点配置文科班,或者重点配置理科班。实行新政以后,就要求高中始终要开全所有课程,同时要求各科老师都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因为你不能确定学生们会选择哪科。”省会一位教育专家表示,这样一来很多高中可能就会面临着师资力量短缺或是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河北省还没有开始实行高考改革,但即使是这样,也一样提醒高中学校的管理者,要提前做好人才储备,同时加大对现有师资力量的培训,以便在高考改革开始前做好准备。要知道教师的招聘、培养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新政策要求高中学生

尽快明确发展目标

新的高考方案规定,高中不再分文理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将计入高考总分,考生可以根据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自主选择3科。

对于这一政策变化,石家庄一中东校区教学督导室主任郭庆云认为,这种变化从大方向上讲将更有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量,而且这种组合更灵活,让学生们更加容易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选择,“有些学生之所以偏科还是因为对学科的兴趣不够,可以自由选择后,就能让学生调整的范围更大。”

对于这样的改革是否会增加学生负担这个问题,郭庆云认为,这样的改革其实是给学生减轻了压力,“传统的高考把所有的测试都放到了最后,这样在没有参加考试前,考生对一切都感到心里没底,不管这一科复习的怎么样了,到了高三都要跟着进行重复练习,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而且还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实行改革后,前期的考试已经结束,学生在最后阶段不用一次性准备那么多考试了,相对来说备考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就会减轻很多。”

不过郭庆云同时认为,这样的改革给学生的平时成绩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前有些学生可能进入状态较慢,到了高二甚至高三才开始发力,这样的改革就要求学生从高一开始就学好每一科,同时从高一开始就要尽快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

郭庆云说,以前学业水平考试只是一个毕业考试,因此在考试难度上不是太难,主要是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但今后如果它作为高考成绩的一部分,那么在出题难度上肯定就会有区分,除了基础知识外,肯定还要有拔高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从高一开始就尽快明确,哪些内容只注重基础知识就可以,哪些知识要学深学透,因为学生不能等到高二甚至高三再进行学习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