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市教育局:打造区域“中小学共同体” 缓解择校现象

首页 > 

地方

 > 河北

 > 河北承德市教育局:打...

河北承德市教育局:打造区域“中小学共同体” 缓解择校现象

河北承德市教育局:打造区域"中小学共同体" 缓解择校现象

【创新背景】

一段时期以来,承德市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在教育资源配置和质量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别,校与校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

【具体措施】

为解决这一问题,2009年5月,以承德八中为核心的初高中衔接建设正式启动,此举标志着双桥区全力打造的区域"中小学共同体"学段衔接工程全面展开。2009年以来在承德市双桥区试点打造区域"中小学共同体"。所谓"中小学共同体",即每个区域以一所师资较强的中小学为中心,以辐射的其他学校为依托,实现师资、设施设备等资源共享,形成互相支持、互相促进的中小学发展利益共同体。具体措施如下:

(一)以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区域

承德市双桥区教育局按地理位置,在辖区内划分了8个区域。每个区域以一所初中(高中)为中心,以辐射的小学(初中)为依托,形成中小学发展利益共同体。

(二)以创新制度,促进教育均衡

通过区域内学校师资、设施设备等资源共享,搞好中小学的沟通和衔接,如从中学选调优秀教师到师资薄弱的小学任教,为小学兴办兴趣小组等。加强区域内中小学的深度合作,以提升学校及区域内中小学的整体办学水平,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以管理手段,保障共同体工作

承德市双桥区教育局的班子成员每人对口联系一个区域"中小学共同体",确保这一试点工作顺利展开。

【实施效果】

通过区域内师资、设施设备等资源共享,沟通和衔接中小学教育。同时,加强区域内中小学的合作,以增强校长、教师素质,提升学校及区域内中小学的整体办学水平,努力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区域内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制度创新】

"中小学共同体"能够实现师资、设施设备等资源共享,形成互相支持、互相促进的中小学发展利益共同体。在共同体内,师资调动更加灵活,比如从中学选调优秀教师到师资薄弱的小学任教,为小学兴办兴趣小组等。同时承德市教育局保证了配套设施,由教育局领导对口联系一个区域"中小学共同体",确保工作顺利展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