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中小学国学教育课程内容建议

首页 > 

地方

 > 内蒙古

 > 最新发布:中小学国学...

最新发布:中小学国学教育课程内容建议

9月28日,是我国儒学先师孔子第2565年诞辰日。在这天和地穆之日,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总课题组面向全国中小学,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内容设置建议。这是教育部颁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后,国内首个解读性工作指导意见,针对中小学阶段传统文化教育的教育理论、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政策措施等,提出了执行方案和工作建议,指导各地区中小学深入推进传统文化进课堂创新实践。

该文件全称为《关于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建设的工作建议》,在总结教育部“十一五”“十二五”十年的专项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学科教育理论方面,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界定应包括“国学经典”“传统艺术”和“民俗文化”三部分,在教学之中,既要注重传统文化精神“仁、义、礼、智、信、忠、孝、勤、公、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爱国”等内容的关联性研究,同时也要注重传统艺术和民俗文化对青少年审美取向和爱国主义情怀的积极作用。

在教育目标方面,明确传统文化培育青少年完美人格的正面作用,学科教学目标应定位于通过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规范、深邃的哲学思想、质朴的道德操守和高雅的审美情趣”,学科要建立的是中国式人格教育课程体系。

在教学内容方面,基础教育低年级段建议选取《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等启蒙读物和韵文读物,同时辅以《中国农历与节日》《中国剪纸》《京剧脸谱》等相关传统文化内容。在基础教育中年级段,建议选取《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儒家文化经典课程,并辅以《茶文化》《传统书法欣赏》《传统绘画欣赏》《传统音乐欣赏》《中国建筑美学欣赏》等传统艺术相关内容。在基础教育高年级阶段,建议选取《古文观止》《孙子兵法》《道德经》等诸子百家思想和文学艺术修养等课程,并辅以《传统曲艺欣赏》《玉文化》《瓷文化》等内容,构成我国传统文化完整课程体系。

在政策保证方面,建议各省教育主管部门每周最少安排一个课时进行学科授课,并提供教材和师资培养专项财政支持。《意见》最后建议,各地区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建设可以参考“十二五”教育部规划《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和相关课程序列及规划。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是目前教育学领域国家级研究项目,着力于当代社会教育最急需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历来以提供具有国家政策决策参考建议、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学术成果而著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作为“十二五”阶段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之一,旨在落实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文件精神,针对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学科理论、课程构建、政策保障、教学资源建设等问题提出了详尽、实用的工作建议,以指导各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及中小学校开展扎实有效的传统文化课堂教学工作。

同时,该课题组以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为其教材研发基地,即将完成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海外汉文化教育等六个方向、近800册专业教材研发工作,此举意在填补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资源的空白,解决学科教学的关键问题,为民族文化伟大复兴夯实基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