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留学服务中心的统计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81.84万人,有72.02%的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同时,《2011年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海归的起薪一般在3000元左右,71%的受访者月薪在 3000元-10000元之间;月薪上万的人只有15%。可见,海归群体面临的就业竞争日益加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近年来山西省出国留学人员在10万人左右,回国的比例也较高。据中国海归俱乐部的分支——太原海归俱乐部对山西省112名海归人员的调查显示,山西海归在企业工作的占49%,自己创业的占21%,在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岗位的占7%,正处于择业徘徊阶段的占20%左右。可以看出,在企业的海归人员占到了7成,在相对稳定岗位上的海归人员并不多,还有一部分人处于择业期。
高昂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让他们对工作的要求较高;中国式人际交往重感情、讲人情的特点与国外重理性、讲自由的规则相碰撞,让他们产生了价值观与文化上的冲击;而来自外界的目光又潜在地给他们增加了心理上的压力。当国际视野遇上本土环境时,海归们对工作有着怎样的期待和选择?是就业还是创业?是稳定还是挑战?
创业 ——站在一块板砖上奋斗
大部分海归们在各自领域的学习、研究和实践中,拥有了先进的技术、国际交往的语言优势、快速吸收外国咨讯的能力。他们希望将这些成果和经验转化为生产力。他们选择了创业。
毕业于西班牙康普斯顿大学对外西班牙语教育专业的关红,选择了创业。她教过书,为即将留学的孩子讲授西班牙语课程;做过翻译,对着电脑的笔译一点一点吞噬着她的口语能力。后来,她都放弃了,选择了900瓶葡萄酒和自己的梦想。小关开始了艰辛的创业路。扫楼是她做的第一件事,带着从西班牙拿回来的葡萄酒,走进一幢幢写字楼,一家一家推开门推销自己的葡萄酒,被拒绝过多少次,她早已经记不清了。白天考察市场,晚上则是去饭店,一条街一条街去走。从2011年到现在,小关的公司继续顽强地挣扎着。但是,小关并不后悔,她说,自己是一个人站在一块板砖上奋斗,这种奋斗关乎自己的价值。
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科技管理专业学成归国的刘鑫,现在是太原玉祥物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他选中的是家装业中的软装,服务是他的核心竞争力。晚上12点了,QQ头像还在闪烁,刘鑫还在琢磨着公司的企业策划。在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学习市场营销的赵云,归国后先后在山西、重庆从事管理和营销的工作,后来转战湖南到了建筑行业,营销和管理是他的强项。奔波,他习惯了。
站在一块板砖上奋斗是海归们在创业过程中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太原海归俱乐部主席范锐深有感触, “在国外读书的几年其实是空窗期,回来后突然发现很多不适应,而且一切要从头做起。没有经验,没有平台,只有靠自己去奋斗。”
就业 ——在相对稳定中实现自我
“在国外,相比稳定的工作,年轻人更喜欢在私企。因为私企在发展上要好一点,有很多实现个人价值的地方”,毕业于南澳大利亚大学商业会计专业的浮魏觉得,“只要有能力、肯吃苦,会发展得很好”。他目前在一家名叫的UrbanRenewalAuthority(市区重建局)的私企工作。
但是,毕业于西班牙拉里奥哈大学葡萄酒酿酒专业的窦力就郁闷了很多。因为喜欢酒庄的生活方式,他从陕西咸阳西藏民族学院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后到了西班牙学习葡萄酒酿酒。他的愿望就是能在酒庄采摘葡萄、酿酒、品酒,过一种惬意的生活。毕业后,他选择了回国。辗转于国内的各个酒庄,无论是做生产还是做市场,窦力都觉得很不适应。在私企工作的日子里,没有保障和企业的各种不正规是他感受最深的。他说,“总有一个噩梦在萦绕,不知道公司哪天就转行了,我哪天就得离开。”而在西班牙,大部分酒庄有长期投身这个行业的毅力。他们一般都是先买地种葡萄,种好葡萄卖给别的酒庄,这样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才开始筹建自己的酒庄,从一堵墙、一个大门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这样的就业环境,促使窦力去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现在,他转战到了教师行业。
从德国和奥地利留学归来的康宁,可以用忙得一塌糊涂来形容他的生活。他在太原外国语学校教授德语,帮家里打理公司的生意,还和几个朋友一起创业。而奥运会、残奥会、煤博会的志愿者队伍里,也少不了他的身影。身兼数职的康宁这样总结他的生活,“我是一个计划性很强的人,上学、出国留学、工作、回国创业发展等很多事情我一般会提前有个计划,这样一路走来都在自己大的规划范围之内。这样一种相对稳定的发展,让自己过得比较充实。”
私企规模小,制度不健全等就业环境,让海归们更愿意在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期待 ——政策市场环境能够更宽松更规范
山西省的海归以本科为主,本科留学大约占到半数以上。名校留学比较少,多数海归选择一些水平中等的院校留学。所以,尽管山西省有专门为留学人员设立的太原高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位于河津市的山西省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园,山西归国留学人员商会,还有如 《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等一系列就业与创业的政策,但是大多数海归还是享受不到这样的政策。其中,如承担过省以上重点项目,拥有省部级科研成果,主持过国家项目等条件,大多数海归人员并不具备。他们期待更宽泛的政策。
而提起创业环境,在澳大利亚工作的浮魏更愿意从创业门槛的角度进行解释,“澳洲的创业门槛比较低。如果个人想注册公司,直接到政府网站注册就可以了,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同是在澳洲留学的刘鑫则感觉到市场的有序竞争是最重要的。他说,在他打工的商业片区内有一个宏观的规划,如果某种商品超过最大饱和度,就会被拒绝。这样,符合市场竞争规律。恶意竞争的市场环境,尤其对新生企业不利。他们还觉得,类似“798”这样的创业园区很好。
在国外学习生活多年,海归们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他们不在乎就业还是创业,更关注能否实现自身的价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