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朔州市高石庄乡寄宿制学校,村里娃有着可与许多城里娃媲美的教学条件:每间教室都有电视机、影碟机,三餐均按营养食谱搭配,还有微机室、实验室、图书室、多媒体远程教育室等功能齐全的各类专业教学场所。
这是朔州市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一个缩影。这里每个乡镇有一所设施类似的寄宿制初中,每个中心村有一所高标准寄宿制小学,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在这里迈出新的步伐。
然而就在5年前,这在朔州市农村还是个梦想。朔州市教育局2005年对全市农村中小学的调查显示,近2000个村有多达1630所学校,三级以上复式班和9人以下单人校占四分之一以上。多数学校设施薄弱,教师队伍老化。无奈之下,村里娃纷纷进城,农村公立中小学生源锐减,不少学校陷入“人去楼空校垮”的境地。城里学校则人满为患,不少班级学生多达八九十人。更令农村家长们难以承受的是进城后骤增的费用。家长要租房陪读,学生住校一学期约花费800元。
为解决农村孩子被“逼”进城读书带来的一系列问题,2005年以来,朔州市着力建设新型农村寄宿制学校。全市新建、改建高标准寄宿制学校232所,财政专项投入达8.2亿元。工程覆盖师资力量、校舍安全、生活补助、学生营养餐、校车等方面,农村学生不仅享受到优质的教学条件和生活服务。在这些学校就读的农村孩子可以享受免费专车接送、免住宿费、免费营养早餐等优惠政策。平鲁区等区县,寄宿生包括吃饭在内无需掏一分钱,农民教育负担大大减轻。
另一方面,为减少城乡学校“软件”差距,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朔州市全面推行新建农村寄宿制学校校长公开招聘制、教职工全员聘任制为重点的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引入以岗定薪、择优竞聘的激励机制,教师整体水平比过去显著提升。同时,鼓励农村教师在职函授、外出进修,实现学历和学识双提高。
朔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学校还建立和完善学校卫生工作制度,健全学生健康档案,建设学校医疗室。生活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每周定时安排学生洗澡,定时清洗衣服、被褥,实行保姆式服务。
高标准寄宿制学校带来了学生回流效应。平鲁区教育局局长张汉卿表示,许多学生返回农村上学,2008年返乡人数为468人,2009年为680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