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正式更名为“武汉工商学院”,并举办了民办教育高峰论坛,探讨中国民办高校的转型发展之路。
论坛上,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认为,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结构很不合理,多数学校‘双师型’老师的比例在30%以下。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中,研究型大学和高职(专科)院校的定位相对明确,而地方普通高校作为夹心层,常有“高不成,低不就”的困惑,其中尤以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地方本科院校为典型。“从现实情况来讲,民办高校仍然处在求生存的困境当中,与地方公办本科高校相比,他们的转型要更加困难。”厉无畏介绍,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77.4%,比2012年低了0.7个百分点,不少已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稳定性差,许多企业又难以找到生产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
他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现状,是民办高校在教育上定位不准的体现。造成民办高校生存困境的原因主要出在办学理念上,没有明确“往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发展才是学校出路”的思想和行动。“企业是高校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评价转型成效的主体。”厉无畏建议,应鼓励企业全面参与到学校治理、管理、运行的全过程,支持企业参与办学、定制专业、交换专业技术人员,并与学校共建培训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
何谓“双师型”教师
目前有的学者将其概括为两种:一是“双职称型”,即双师型教师,教师在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外还需要取得另一职称;二是“双素质型”,即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