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多热衷心理社团学生多热衷心理社团学生多热衷心理社团

首页 > 

地方

 > 湖南

 > 学生多热衷心理社团学...

学生多热衷心理社团学生多热衷心理社团学生多热衷心理社团

朋辈辅导员结业礼 资料图片

有人说,年轻最好,但年轻人也有烦恼:叛逆、懵懂、轻狂、困惑……遇到这些怎么办?也许你会找老师、家长,亦或独自承受与解决。但是,在中山中专有一种更为轻松的办法,那就是找朋辈辅导员,朋辈辅导员是一种源自欧美国家和香港地区高校的新型帮扶手段。目前备受国内高校推崇。其成员一般是学生,主要工作是和同龄人对话,帮助解决学习、心理和生活方面的多种问题,从而达到彼此促进,共同成长的目的。

从2009年开始,中山中专在中山市率先推出这一教育管理新模式。该校通过心理社团,选拔和培养了一批活泼开朗、心理健康、学习管理各方面能力较强的学生,协助学校心理老师开展各类大型活动和心理辅导。在不断的学习和锻炼中,他们发展成为受到老师、学生共同信赖的朋辈辅导员。

学生多热衷心理社团

阳光心晴社是中山中专的一个心理社团。2009年,社团招新时,社团创办人王雅和潘施杏老师发现一个问题:学生们对心理知识的关注远远超出了她们的预期,计划只招30多人的社团,报名人数却达到两三百人,“当时我们招新的教室几乎要被挤爆了。”欣喜之余,王雅和潘施杏开始考虑这些学生的培养问题。

“这些学生热衷心理学,如果能将他们培养成具备专业知识的心理咨询师,那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王雅说,中山中专有近6000多名学生,按需配备了4名专职心理老师,另外还有将近40名持有健康教育证的老师。但是,由于老师们受工作时间、身份等因素影响,部分学生遇到心理问题并不敢或不愿直接找老师。相反,他们会找自己的同伴倾述或求助,指导和培养朋辈辅导员的想法由此而生。

有了想法后,王雅和潘施杏等从社团的学生中择优选取了40多名学生,开展第一期的初级朋辈辅导员的系列辅导和培训。实践证明,经过专业的培训,学生具备了心理咨询和辅导的技能,不仅能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还能帮助同学解决一些心理问题。“现在我们培养的朋辈辅导员在学生中间已经有一定的影响力了。”王雅说,朋辈辅导员的诞生不仅能成为心理老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补充,而且其灵活的工作时间、地点和模式能及时杜绝各种大小问题的发生,非常接近心理学提出的“发展性心理教育”模式。

“朋辈辅导员”让学生影响学生

“我们会用我们自身的经历做案例,来指导我的师弟师妹们应对各种心理问题。”王梓龙是中山中专2011级机械系的学生,他还有另外两个身份,一个是中级朋辈辅导员,一个是阳光心晴社社长。2011年以来,他用朋辈辅导员的身份帮助了不少同学,自己也掌握了不少实用技能。他说,朋辈辅导员要时刻关注同学,要用心去帮助和引导同学走出各种心理误区。

他的说法得到了几位同学的认可。该校幼师专业的同学莫雪珍说,她们班全是女生,部分同学偶尔会闹情绪,发生一些小争吵。这些问题处理不好,极易影响全班同学的心情。幸运的是,他们班有两个朋辈辅导员,总能及时协调解决各种矛盾,帮大家度过心理不适期。“最近我们要考保育师证,大家都非常紧张和压抑,我们班的朋辈辅导员就将大家召集起来,一起说笑解压。”莫雪珍说,这种减压模式的确改善了大家的精神状态。

身为朋辈辅导员的指导老师,王雅和潘施杏对此深有感触。她们说,朋辈辅导员虽然不能解决大问题,但可以及时化解和缓冲各种矛盾。“用自身经历做案例最能够打动人,尤其是同辈人。”王雅说,朋辈辅导员最大的优势就是自身的经历。若能将这些经历与专业技能结合起来,能说服或者帮助不少同学。

每个班级都有一张“心晴表”

在实际的工作中,王雅和潘施杏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她们说,这一代孩子接触的信息量非常多,但不能形成正确的判断,最终会出现自己给自己贴标签的情况。“他们常常会将自己‘病态化’,例如他们发现自己几天睡不着觉或者精神不好,就会认为自己得了抑郁症,然后上网搜索。一搜,发现很多症状自己都有。如此,便更加确信自己有病。”潘施杏说,青春期的孩子的确会出现各种困惑和问题,只要及时、恰当处理,都不会发生太大问题。

她们认为,朋辈辅导员的出现能改善上述问题,将学生的压力降到最小。“我们现在的朋辈辅导员都具备专业的心理辅导知识,高级朋辈辅导员的发挥的作用甚至不亚于一个心理老师。朋辈辅导员已经成为同学们的重要他人。”据王雅介绍,2009年以来,中山中专先后培养了270多名朋辈辅导员,其中初级150多人,中级100多人,高级20人。其中,高级朋辈辅导员必须经过专业技能考试,还要有相关的实践经验。

据了解,在中山中专每个班级至少都有一名朋辈辅导员,他(她)们除了协助老师解决同辈的各种心理问题外,还担当者班级“心情监测员”的角色。每当班内发生大事情前后,朋辈辅导员就会特别留意同伴的心情变化,一旦发现问题会即使开导或者与老师沟通。“我们每个班都有一个‘心晴表’,用来显示大家的心情状态。”王梓龙说,他们经常会到班上搜集“心晴表”,特殊时节,如高考季、开学季,还会制作专门的心理读本,帮助同学度过紧张或不适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