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不均衡 大班额影响教学

首页 > 

地方

 > 湖南

 > 教育发展不均衡 大班...

教育发展不均衡 大班额影响教学

“每次上课都像听天书,看也看不清”

【现场镜头】这个暑假,邵东县创新学校高一某班的小月,有些不开心,因为在上学期的期终考试,他成绩下降很快,排到了班上70名之外。

说起其中的缘由,小月觉得有些委屈。“我们班有105个同学,我个子高,只能坐在后排。离黑板好远,加上眼睛有点近视,每次上课都像听天书,看也看不清,成绩能不下降吗?”

大班额影响教学效果,存在安全隐患

【人大调研】一个班100多个同学,听起来你也许不信,但这在城区还比较普遍。长沙城区如此,一些地市城区如此,一些县城学校还很严重。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在“百校千师万生”大调查中,印证了这一现象。在一项题为“您所在学校的班额中最大班额为多少”的选项中,有28.4%的人选择了60人以上,其中15.7%的人选择了70人以上。

娄底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对4所城镇学校调查表明,该市城镇平均班额在75人以上,新化县铁牛中心小学最大班额达110人。长沙市芙蓉区,绝大多数学校的班级人数在六七十人。岳阳临湘市城关镇的一所小学,有的班额也达到了100多人。

为缓解城区入学压力,不少学校将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等改作教室,仍满足不了需要,班额超员现象较为普遍。城镇多数中小学平均班额达65人,而按教育部对班额的相关规定,中小学班额正常应控制在45人以内为宜。看到教室拥挤的场面,不少人对教学效果和安全隐患产生了双重担忧。

三重因素导致城区“大班额”现象严重

【记者访谈】“‘大班额’现象的存在,是教育发展不均衡导致的恶果。”省教育厅厅长王柯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由于学校规划滞后,建设用地不落实,建设资金难筹措,导致《湖南省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的有关规定难以落实。”

在王柯敏看来,一方面,优质教育资源过分集中;另一方面,学校的规划建设没有跟上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同时,学生和家长过分追求和看重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这三重因素导致城区“大班额”现象严重。比如,长沙市雨花区中小学生6万多名,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2万多名。也就是说,每年有2万多名外来适龄孩子到这里读书。这对城区来说,需要多大的承载力。

为缓解城区“大班额”,各地做了大量工作。2007年,省政府出台加强城市义务教育设施配套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按照“相对集中、方便入学、扩大规模、提高效益”的原则,组织规划、建设、国土、教育等部门,实施城区义务教育扩容工程,“大班额”和“择校热”等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2005年,全省初中班额在56人及以上人数的班,占班级总数的比例为54.7%。2012年,大班比例为39.94%,较2005年下降14.76%个百分点。娄底市出台化解大班额“四年行动计划”,预计投入22亿元、新增学位近7万个,城区“大班额”、“择校热”等问题有所缓解。

王柯敏坦陈,目前,我省城区“大班额”依然比较严重,特别是一些名校,人满为患。学生抱怨,教师抱怨,家长抱怨,社会也在抱怨。

“大班额”带来不少负面效应:学生太多,既影响学习效果,又增加教师负担;教室里密密麻麻排列的课桌,还影响孩子们出入;因为进出麻烦,有些学生课间都不愿出去活动,有些学校甚至因此被迫取消做广播体操;教室太小,学生太多,教室里空气浑浊,流通严重不畅。如果有人得了流感,极易引起交叉感染。

城区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必须纳入城区建设与开发规划

【委员建议】对于至今难见根本好转的“大班额”现象,出席省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的委员和代表们在审议省政府报告时,充分肯定这些年的成绩。同时,呼吁尽快采取更有力举措,推动这一问题的解决。

朱新民委员认为,现在,有些地方最少的班,也有60多个人,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中国的教育实际情况是,农村占大部分,城市占小部分。现在讲城市化,但城市化根本不能满足义务教育的需要。

姜玉泉委员认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还要重视和研究解决学生择校问题。现在,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有择校。学生择校带来一些新的不平等。孔子早就讲“有教无类”。学生受教育的情况肯定会有差别。但政府在教育政策和教育资源安排,确保教育公平等方面,不能有差别。

委员和代表们分析,之所以会出现“大班额”,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城市扩容,人口急剧增长,厂房变楼盘,学校由谁建?我省有相关的规定,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却没有到位。邵阳市城区人口成倍增长,中小学仍是十几年前的规模和容量。该市火车南站建设拆除的两所小学,市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尽快重建,至今快6年了,学校仍未重建。株洲市规划局对该市四区配建学校作出规划,但有规划而未配建的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2011年义务教育执法检查时发现两个新建小区未按规定配建学校,至今没有整改。

为此,委员和代表们建议,各级政府首先应该依法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根据城镇化发展和人口变化的趋势,按照“先教育、后建设”的原则,严控规划调整,确保土地供应,依法将城区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区建设与开发规划,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

其次,要切实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把该建的学校建起来。“再挤不能挤学校”,学校规划不得随意取消,即使有其他因素需要移位,也必须就近择址,建校优先;城区高中可考虑外迁,原址改建初中或小学,形成城市人口稠密区的义务教育合理布局。

第三,高度重视并逐步解决“择校热”的问题,还要解决同城择校,最终实现义务教育不择校的目标。为此,要切实改革和完善招生制度,坚持就近入学,建立示范性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制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