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基础教育上演“西高东低” 一边挤破头一边冷清

首页 > 

地方

 > 河南

 > 洛阳基础教育上演“西...

洛阳基础教育上演“西高东低” 一边挤破头一边冷清(图)

洛阳基础教育上演“西高东低” 一边挤破头一边冷清1

洛阳市涧西区一中学,学生熙熙攘攘从教学楼中走出。

阅读提示

在昨日问政现场,关于洛阳中小学“城西挤破头,城东无人问”的现象似乎又一次印证了洛阳坊间对于基础教育,多年流传的“西高东低”传说。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西高东低”的出现?家长为孩子择校时又是基于什么样的考量?面对“西高东低”教育主管部门又该如何破局?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事例】为让孩子跨学区读“名校”,父母提前两年规划

9月1日,李梦凡(化名)如愿成为洛阳东升二中的一名初一学生,为了这个看似简单的心愿,她的父母从两年前就开始忙活了。因为按照规定,家住洛阳老城区的李梦凡,在小学毕业后,只能在户口所在地老城区内选择一所中学就读。

“凡凡总是考班里第一名,还曾取得全校第一名。”李梦凡的爸爸李先生说,两年前,他和妻子商量后,在东升二中附近,贷款买了一套二手房。随后,李先生如愿以偿将全家户口迁到了位于洛阳城区西侧的涧西区,至今还背负着房贷。不仅如此,李先生夫妇每天下班后还要回到涧西区照顾女儿。“都说教育是投资,看着孩子成绩好,啥都值了。”面对女儿已经进入“名校”,李先生这样告诉记者。

相比梦凡父母两年的“超前规划”,市民李女士则“看得更远”。“来这上学不仅有好老师,同学素质也高,这将来就是一笔资源啊。”昨日临近傍晚,在东升二中门口,记者见到了家住洛阳城东,前来接孩子的李女士。谈起自己让孩子“舍近求远”就读东升二中,“现在那么多人花钱‘回炉’去读各种‘总裁班’,不就是图个资源和人脉嘛。”李女士这样说道。

“在好学校读书不仅氛围好,还有‘水涨船高’的优势。”李女士说,她有两位居住在郑州的朋友,两人的孩子多年前曾分别就读于郑州市的两所初中,一所教学质量“有口皆碑”,另一所则“不太出名”。中招考试时,平时在“好学校”排名中下的孩子竟然比在“普高”拔尖的那位孩子多考出了100多分,这令她对“上好学校出好成绩”的“真理”更加深信不疑。

【走访】“西高东低”,成洛阳基础教育的“坊间传说”

据了解,李梦凡父母和李女士的行为在洛阳并非个例,这也侧面反映了洛阳坊间关于“好学校”分布,流传多年的一个词语“西高东低”。

因初中不设评级,记者对洛阳城市区内的高级中学进行了对比。洛阳市区内“省级示范性高中”共有5所,无一所分布在洛阳城东侧的老城区、瀍河区,13所“市级示范性高中”位于瀍河区和老城区的仅拥有4所。

“房子跟着孩子走”,“学区房”是近年来伴随“择校热”而出现的一种“紧缺奢侈品”,为了一探洛阳基础教育“城西独好”的魅力,记者对洛阳市涧西区几所“好学校”附近的房屋中介机构进行了探访。

“你这个时候来找学区房,太晚了吧,差不多都没了。”听说记者前来租住“学区房”,一位在洛阳理工学院附中附近从事房屋中介多年的马女士说,早在六七月份,便有不少市民来此选择“学区房”。交谈中,马女士告诉记者,每年都有很多家长在学校周边租房陪读,无论来的早晚,房价都比较贵,有时候还不一定会有房。一套几乎同样面积、楼层的房子,即便各方面条件都优于“学区房”的房源,价格也要比“学区房”低上几百块。

随后记者又来到行署路与涧东路交叉口附近的一家房屋中介公司,洛阳市外国语学校就毗邻该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所在的区域学校很多,小区都属于学区房,虽然房价比周边的贵200元左右,但每年有人退租后,都会有大批的租房者,房子从来不愁租。

【回应】“西高东低”源于对成才因素的片面理解

对于坊间流传着“西高东低”的说法,洛阳市教育局副局长韩经权则表达了自己不同的观点。

“一个学生是否成才,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韩经权说,所居住社区的文化、家庭环境等因素都会是学生能否“成才”的原因。“教育资源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并非唯一”。

针对现实中洛阳基础教育“西热东冷”的现实,韩经权表示,“这里面有着一定的历史原因。”韩经权说,由于洛阳解放时仅有瀍河、老城这些“老城区”,当初学校进行布局时在“老城区”布局密度过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如今洛阳东边“人少学校多”,甚至部分学校门可罗雀。

“民办教育也对洛阳城东的教育短板做了有益补充。”韩经权说,在洛阳城东,“新东方”以及不少民办学校等教育机构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对城东的缺陷进行了弥补,所谓“西高东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

“都挤到了西边,基数大了,‘好成绩’的数量也势必压过东区。”对于城西“好学校多有好成绩”的现象,韩经权称,近年来学生家长基于“西高东低”而做出的择校不平衡,加剧了“西区多出好成绩”这一现象的出现。

【破局】邻近学校“融合”打破教育资源失衡困局

9月2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这一由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三部委联合印发的文件,引起了全国媒体的广泛关注。

该文件指出“每学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优质学校骨干教师,将向农村学校或基础薄弱校流动,使每个学校都能拥有好校长和好教师。全国将在三至五年内,实现县(区)域内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同时,关于“加强县(区)域内义务教育教师的统筹管理,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的举措被视为“打破教师交流轮岗的管理体制障碍”,破解教育资源失衡的有力手段。

在洛阳,打破“教育资源失衡困局”的举措,早在2010年就被加以尝试。“选取邻近学校进行融合,变两校为一校,以‘强校’带‘弱校’”这种被教育管理部门称为“融校”的措施在洛阳已实行了4年。

“融合后的学校只有一名正校长。”韩经权告诉记者,为了避免两校融合出现“夹生融合”、“两张皮”,教育主管部门从行政上打破障碍,让两所学校首先在形式上完成“统一”。

“同时,我们还利用多种措施让原来两所学校的老师完成‘思想融合’。”韩经权说,曾经是邻居的两校老师合在一起会形成一种情况:曾经面对不同生源,而今面对一样的学生,“弱校”老师要证明自己的实力,“优校”老师抱有“不能落后”的压力,这样良性比拼的氛围会让教学更上一层楼。

“现在已有4对学校完成了这种实验,效果不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失衡问题。”通过4年的探索推进,“东升二中与21中”、“实验中学与42中”等4对学校已完成融合,且基本解决了融合学校附近“热门打破头,冷门没人去”的“区域内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问题。

他山之石

香港:学生选校不受学区限制

目前,在香港主要由政府提供教育经费的学校,占学校总数的90%左右。小升初,需要经历自行分配和统一派位两个阶段。自行分配中,学生选校不受学区限制,可在全港范围内填报两所学校,这一阶段只能面试,不能笔试,最终由学校决定是否录取。

统一派位阶段,先要根据成绩,把学生分为三个组别,学生依次被分派学位,在统一派位报名表中,学生可以选择学区内的任何学校。

美国:奖励先进扶持薄弱

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美国就不断从联邦教育经费拨出专款用于“补偿教育计划”,其中40亿美元用于奖励先进学校和扶持薄弱学校。

日本:施行教师定期流动制

所有学校都必须满足基本的办学条件,教师工资只有级别差,没有校际差和城乡差;另外,日本的教师定期流动制最为成熟,对教师的流动对象、流动频率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以此促进城乡间、校际间师资力量的均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