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郑州骤然降温,一天之内步入深秋。一大早,郑州市101中学(原郑州铁中、郑铁一中)门口,来了一群古稀之年的“老学生”——郑州铁中1963届的30名同学。
50年前,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50年后,皓首相聚,白发同窗致青春!
昨天,大河报记者用镜头、用笔、用录音设备,记录这场相见的点点滴滴,纪念一代人的青青子衿,留下大河报忠实读者的温暖瞬间……
□记者王鲁峰刘学增文许俊文摄影
相认
记不得的是姓名忘不了的是容颜
“你说,我是谁啊?”
“你还记得我不?”
“哎呀,上学时多好啊。现在一头白发,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你是陈九莲?”
“你是王笑南吧?上学时坐前排,白白净净,瘦瘦弱弱,老请病假,一考试却总是名列前茅!”
“你王瑞琴啊,咱们的老班长嘛!”
…………
校门口深秋的风,凉得沁骨。这些满头白发的老人,忙着相认,全然无视寒冷。高中毕业50年,整整半个世纪,沧桑经年再聚首,哪能不激动?
凝视,辨认,大喊一声名字,握手,紧紧拥抱……
相认之后,当年的“小伙伴儿”又开始笑着“数落”对方的陈年囧事。四个头发花白的老姊妹,仿佛又变回了青春岁月的“小女生”,你挽着我的胳膊,我拉着你的手,诉说着当年的旧时光……
相扶
50年前手拉手50年后手挽手
寒风中的相认,整整持续了一个小时。反复催促中,老人们才结伴走向会议室。
上楼的台阶一共有80多个,71岁的李月来搀扶着72岁的赵玉金,一步一步向上,中途还停下来歇了好一会儿。赵玉金心脏不太好,李月来专门负责在聚会期间照顾她。
他们的背影,是温暖,是怜惜,是浓得化不开的同窗情谊。
同学里来得最晚的,是已经78岁的石建略,班里的老大哥。他的行动已经不太方便,平时常常要靠轮椅代步,很少再出远门。
他儿子告诉记者:“老爷子早上6点就起来了,一直嚷嚷着要出发,但考虑到风大天寒,怕他的身子骨吃不消,所以才晚点儿送他来。”
大哥赶到,立即被温暖包围。儿子的搀护工作,也被几个身体好的老同学抢着“代劳”了。
相聚
帅哥美女、人肉搜索,老学生爱用新潮词
“同学们注意,现在开始点名……”在母校的会议室,聚会从点名开始。这和53年前,他们刚入学时何其相似!两个相隔半个世纪的点名,中间沉淀的是绵长的思念与真挚的情谊。
每位同学都收到一个信封,里边装着照片和通讯录。当年的黑白毕业照,很容易就把他们的思绪链接到了50年前。
连郑州市101中学现任校长康午生也是无限感叹:“你们毕业50年,我出生50年……”
虽然都是古稀之年,但“老学生”们不仅思维活跃,而且语言风趣新潮。
“王老师是当年有名的帅哥,如今风采不减当年。”70多岁的张文民,这样介绍当年的副班主任、物理老师王立军时,引发大家一片热烈掌声。当年的学校团委书记郭立堂,面对当年的学生,也是激动不已。
车广选姗姗来迟。他一走进会场,张文民又说,“老车可是发动‘人肉搜索’才找出来的”,再次引发爆笑。
50年后再相聚,每找一个人都要花好长时间。47人,聚齐的有30人,不容易!
相忆
水红花“代食品”,他们共同的记忆
“我们的郑州铁中,历史悠久啊。”参观校史馆,王笑南如数家珍地向记者讲起了母校。
郑州市101中学是郑州市历史最悠久的中学之一,郑州市第一个地下党组织中共郑县党支部就在该校建立。
它的前身是1929年创建的平汉铁路郑州扶轮中学,1930年改为铁道部立郑州扶轮中学,新中国成立后又改名郑州铁中、郑铁一中等。80多年的峥嵘岁月中,几代师生,辗转办学,弦歌不辍,桃李满园。世界飞碟射击冠军巫兰英,就是该校优秀校友之一。
郑州铁中1963届的同学,在高中读书时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秋收之后,全国都在找玉米根、小麦根、橡子等,采集和制造代食品,自己动手,自做自吃。
李月来告诉记者,水红花“代食品”,是他们这些同学的共同记忆。那时候,他们从郑州周边找来水红花,在操场上加工成代食品,供全校师生充饥。
忍饥挨饿,但求知若渴。50年的历史大变革中,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向母校、向社会交出了一份优秀答卷。
相约
还有一群老同学,爱你沧桑的容颜
“还能弯下腿的,蹲在前面。”合影现场,不知哪位同学的话,让人群爆出一阵笑声。当几个满头白发的“女生”蹲在前面,一群皱纹密布的“男生”站在后面,快门按下,岁月被定格在这一瞬间。
激动、高兴、怀念的气氛贯穿这次相聚,但也有略带伤感的时刻。“我们班已经走了三个了。”班长王瑞琴轻轻告诉记者。
养生,成了聚会上讨论热烈的话题。因为他们约定,以后聚会要常常举行,每个人都要先把自个儿的身体给养好了!
当年的班主任裴元佑和魏素芝也送上寄语:“唯一可以让我释怀的是,你们个个都是事业有成,儿女绕膝,阖家安康!”
“如果可以,请你多多打开你房间的门窗通通风,然后放一盆刚刚开放的鲜花,让你的房间充满清新,你会感受到生活是多么美好!”人在上海不能赶回相聚的李鼎根,写来了长长一封信。
是啊,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
当真是,“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当你老去,发鬓斑白,还有一群老同学,爱你沧桑的容颜……
聚会惊喜
航天老战士的大河情缘
这一群老人,是大河报的忠实读者,老朋友、老粉丝。
昨天一大早,大河报记者听闻消息,赶到聚会现场后,就被大家的热情包围。“你们是大河报的啊?我们家订了好多年,天天看啊。大河报好看!”老人们很高兴。
王笑南告诉记者,从大河报创刊第一天,他就开始订大河报。这么多年,一直在品读,在关注,见证了大河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成长过程。他深为河南这一张文化名片自豪。
“你们是大河报的?咱可是多年的老朋友啦!”张文民更开心,“我不仅是大河报的读者,照片还上过大河报呢。”
原来,1961年8月,张文民从郑州铁中投笔从戎,和另外两位同学一起参军,到如今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工作,并作出了卓越贡献。
1966年10月2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进行了原子弹、导弹结合试验。在酒泉卫星基地,“河南兵”是主力军;“两弹结合”试验时,荣立集体一等功的发射二中队,大多是河南人;担任发射手的“七勇士”之一徐虹,就是咱郑州人。
退休后回到郑州的航天老战士们,和大河报初次接触在2003年前后,当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寻找来自河南名为“徐虹”的老航天人,由于没有联系方式,迟迟没有着落。后来,大河报特地登了一篇寻人启事,最终牵线搭桥,帮他们联系上,从此也和这群河南航天老战士结缘。
之后这么多年,航天老战士们的聚会,大河报记者都会去采访报道,并互相结下深厚情谊。
“今年10月份,我们还要聚,你们可一定要来啊。”张文民替他那一帮老战友,提前给大河报记者送上了“请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