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要成立“燕京学堂”,北大学者撰文质疑,认为从英文和中文两个版本的介绍来看,北大并没有考虑清楚“燕京学堂”的定位。说到“燕京”这个名字,还认为“北大之于燕京,只是居其地,而未尝摄其魂”,并引用一位北大校史专家的话“北大有义务维护燕京大学的建筑,却没有义务延续燕京大学的精神”,评曰:“真可谓一语中的。”
我很理解这位同行的担忧,也羡慕北大有如此关心学校命运的员工。新办“燕京学堂”,的确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名不正则言不顺”,一是不要办成“校中校”,或者说得直白点,大学里的“租界”。
同时,我听去北大参加“燕京学堂”开幕礼的同事回来详细介绍情况,至少在她的口气里,我感受到的都是由衷钦佩之情。
本来事物新生,易引关注,褒毁并至,司空见惯。然而,对于高等教育探索新型办学模式,愚意还是在论证充分、资源到位的情况下,多些鼓励与督促,好过当头一盆冷水。
我们的大学体制,本身就需要跟上时代发展形势,需要不断调整转变。说到大学,先前的烙印是“苏(联)学为体”,后来的倾向又是“美(国)学为用”,行政化程度过高,学术化在尚未完成基础巩固、无法彻底独立运作之际,又过早地“被”跃进到了“研究型”。这个过程中,最吃亏的就是学生。不少毕业生回顾大学生活,对学习这个重要环节,充满遗憾。遗憾是必然的,因为在利益格局上,师生已经是你走阳关道,我过独木桥,你盯着知识、技能、素养,我追着职称、项目、关系。更有极少数“学霸”,戮力于钻营,夜夜笙歌起伏、觥筹交错,唯达官巨贾之好是投,忘却了大学是道德渊薮、文章府第的根本属性。
北大办“燕京学堂”硕士班,直接把资源向优秀学生倾斜,旨在作育精英,更将目光投向了中国以外的世界,这是把钱花在刀刃上的一种努力,也可以说是对1999年以来大学扩招导致的本科、研究生学位急速贬值的一种微观补救措施。表达各种担忧,提醒主事者方方面面的问题,防患未然,以期有所成绩,这是知识分子的权利。然担忧不能化为阻力,仅仅因“燕京”一名之不立,双语宣传材料表述不严丝合缝,就令“学堂”陪绑连坐,恐有失公允。
要说“燕京”,是地名,是古称,不是“燕京大学”注册的商标—开了“上海中学”,就不许“上海大学”存在?北大袭用,并不违法吧?称谓之争还是小事,重要的是,在“燕京学堂”的创立中,我看到北大求新务实、与时俱进的五四薪火在延续。所以,这盆冷水,万万泼不得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