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位于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镇芦家村的打工子弟学校经纬学校已经断电3天,断水更是长达数月。停电导致无法供暖,经纬学校700多个孩子挨冻上课。专家认为,在城市发展带来不可避免的拆迁过程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应予以充分考虑,相关部门应妥善协调解决学生安置、学校选址等问题,避免因拆迁人为制造孩子们上学难。
700多名学生严寒天气遭遇断水断电
穿过布满垃圾的道路,一所学校呈现在眼前。不远处即是高耸的塔吊,周围皆是废墟,偌大的工地上不时有工人走动。
这就是位于东小口镇芦家村的经纬学校,有办学资质和办学许可证,学生多为附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凹凸不平的操场上,几个学生正在寒风中打篮球。因为停电,教学楼楼道内光线暗淡。
在经纬学校中学部的一间教室,副校长袁海涛告诉记者,学校目前有学前班、小学部和初中部,共有学生725人。去年年底的一天,学校突然停电,锅炉和空调无法使用,700多名学生开始挨冻上课。
据校方反映,学校的教学场所是向房东刘志远租赁的,合同2017年到期。村委会对学校停电是因为村里正在进行拆迁,经纬学校也在拆迁范围之内。
袁海涛说,此前学校已经被停水超过3个月。为了保障供水,学校在院内打了一口深水井,被停电后,抽水机无法使用,学校停水。
袁海涛介绍,停电后,学校校长奔走在村委会和镇政府之间不下10次,均没有人来解决问题,更没有村里和镇里的工作人员来学校查看、商谈,“村委会让学校和房东去谈,镇里让学校尽量和村委会协商。”
学校停电的消息让家长们陷入不安,不少家长赶到学校,希望能向村委会申请延迟腾退期限,让孩子读完这个学期。“现在没有任何一方愿意站出来和学校协商,都是一句话,‘只和房东谈’。”袁海涛说。
拆迁规划早已确定
在芦家村村委会大院,记者的出现让院内的工作人员如临大敌,停电风波显然让这里部分人员情绪激动。一番纠缠确认后,东小口镇党委副书记赶到村委会检查工作,采访得以继续进行。
芦家村党支部副书记高才茂告诉记者,早在12月2日,村委会就已向所有相关人员下发拆迁通知书,明确告知腾退时间,否则将断水断电,到停电当日,中间时间足够长。这些被告知的相关人员里包括经纬学校的房东刘志远,“我们只针对承租人,承租人和学校说什么我们不知道”。
高才茂说,芦家村属于拆迁村,学校的房东刘志远跟村委会有租赁协议,“我们和学校谈不着,我们只对直接承包人,就是‘一包’,转手承包我们无法一个一个去谈。”据了解,因为“二房东”的存在,拆迁赔偿等问题协商并不顺畅。
东小口镇党委副书记李松岩介绍,从各个方面考虑,拆迁是必须做的工作任务,镇里面现在第一是保障拆迁任务完成,第二要保障处理好学生的情况。对于记者提出的经纬学校老师、学生的安置计划,李松岩不愿多谈,他告诉记者,早在2011年11月,这里就启动了拆迁工作,12月2日又重新通知一遍,“已经给了足够多的时间”。
据了解,东小口镇政府和芦家村村委会想要学校给出一个承诺,签订一个协议,来确定搬走的日期,但是按照相关规定要求,他们多和刘志远进行沟通,和学校沟通较少。
城市发展需提供均衡受教育机会
东小口镇工作人员称,刘志远并未在最后期限之前对于拆迁或搬迁给村委会一个回复。村委会称自己并非不讲情面,可惜学校没有给一个明确答复。记者试图联系刘志远进行采访,未能成功。
袁海涛说,学校现在完全陷入被动,无论是办学者还是村里面都很难给老师和学生很好的安置,迁移校址涉及很多内容,工作量巨大,最好的办法是能给学校找一个地方整体搬过去。
家长们则希望村委会能让孩子读完这个学期,以便寒假期间再给孩子找个学校读书,更多的家长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对学生进行分流,让孩子有学上。
经纬学校只是北京市面临拆迁的打工子弟学校之一。来自昌平区的消息称,昌平区其他打工子弟学校也可能面临这种情况,政府一方面要根据政策继续拆迁,另一方面部分打工子弟学校确实存在安全隐患。
昌平区相关部门表示,不管拆迁还是其他,镇里面都会积极协调恢复水电供给,不能因为拆迁影响孩子的生活和正常学习。
东小口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镇里面一是会积极主动做好拆迁工作,二是会积极协调,力争一两天内为经纬学校恢复供水供电。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城市发展离不开外来人口,但不少打工子弟学校都会面临拆迁问题,现在已经有不少可供借鉴的做法。如果学校有好的基础,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扶持,进行规范管理,建成合格的民办学校。如果不具备好的办学条件,安全、卫生等不达标,政府可以对办学者进行适当的补偿,然后关停。关停之前,需要按照公办为主的方针,对学生进行合理分流和安置。
熊丙奇说,经纬学校有合法手续,建议借鉴公办学校面临拆迁时政府的做法,做好学生分流或者学校搬迁的工作,政府应保障办学者和学生的权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