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名校分班规则调查南京名校分班规则调查南京名校分班规则调查南京名校分班规则调查

首页 > 

地方

 > 江苏

 > 南京名校分班规则调查...

南京名校分班规则调查南京名校分班规则调查南京名校分班规则调查南京名校分班规则调查

“好不容易上了名校,听说分班也很关键,否则功亏一篑啊!”下周就要新学期开学,南京不少新生家长忙着四处打探各校的“分班行情”,甚至到处托关系,想方设法要把孩子“照顾”到一个“好班”去。中小学新生分班到底有什么规则?班级间的差异真的很大吗?记者昨天调查了南京部分热门学校。

传言一:老师孩子在的班就是好班

周女士2013年好不容易把儿子送进了一所热门小学上一年级,录取通知书昨天刚刚收到,又马不停蹄开始到处找熟人打招呼,希望学校能在分班的时候照顾。

“听说好多小学都会有特殊的班,学校会把各种关系户、教职员工子弟等聚拢在一个班,再找个经验比较丰富的班主任来带班,这个班就是重点班了。”虽然还没有开学,但是各个热门小学的新生家长群里早已热闹非凡,周女士也从消息灵通的家长处了解到这个所谓的“潜规则”,急着找关系想把自己的孩子也塞进老师子女所在的班级。

各科老师组成“班级教育小组”,抽签决定教哪个班

代表学校:南外仙林分校小学部

“我们确实有自己老师的孩子在本校上一年级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会尽量避免不要让老师去做自己孩子的班主任,双重身份会在班级管理上带来一些麻烦,但是绝对不存在老师自己的孩子在哪个班哪个就是好班的说法,分班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在2013年的小学新生报名中,南外仙林分校小学部吸引了近4000名孩子报名,是南京目前最热门的小学之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一所民办小学,家长的信任和支持是学校办学的基础,在新生分班问题上绝对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

“我们学校取消了班主任管理模式,而是由各科老师包括生活老师在内,共同组成的‘班级教育小组’,新生分班前各个‘班级教育小组’先组合好,然后按照男女生比例将学生随机分班,再由‘班级教育小组’抽签决定教哪个班,开学以后,‘班级教育小组’还将加入家长和学生代表,共同管理好班级。”

传言二:好班会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

精英老师”

采访中记者发现,那些通过各种关系将孩子送入“名校”的家长,更是希望为孩子“全程铺好路”,从班主任到语文、数学、英语等重点学科的搭班老师,恨不得全部是全校最好的老师。

“听说小学总有这么一个班级是比较强的,配的班主任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各个学科的老师也是有头衔的骨干老师,找到学校内部的人打招呼才能上。”一些消息灵通的家长甚至打听到学校2013年一年级的老师名单,询问高年级的家长到底那些老师比较好,希望孩子能上“经验丰富的班主任+精英老师”的超豪华班级。

老师搭配没有“豪华”,“性格互补”很关键

代表学校:立贤小学(成贤街小学分校)

“小学新生大多是一张白纸,我们基本是按照男女生比例进行分配,各班学生素质也大体均衡,不会搞什么快慢班,主要是从有利教育教学的角度出发,尽量做到均衡。”立贤小学校长朱春明告诉记者,小学一年级新生分班原理主要有两个:一是性别,每个班级男女比例基本均衡;二是素质,新生进校后会有一个简单的面试,通过面试对所有学生的行为、习惯等做综合性评价,然后根据评价进行编配,各班学生综合素质保持均衡。

“而我们每个班的老师组合也非常有学问,比如说老教师搭配新教师,老教师经验丰富,但可能新的信息化上课手段不擅长,而年轻教师可能缺乏方法,但有新的创意,和孩子的沟通也更加通畅。”朱校长说,搭班老师还需要性格互补,并不是说业务很强的老师组合在一起就一定能教出一个好班,各个学科老师之间的相互配合也非常重要,例如一个细致的搭配一个有魄力的,一个强势的搭配一个温柔的,这样往往事半功倍。

传言三:找到关键的人“照顾”

就能进好班

“为了能让孩子上一所好小学我们已经忙活大半年了,现在终于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如果在分班上没有跟进,恐怕功亏一篑啊!”原来住在雨花台区的家长王先生为了孩子上学,特地在建邺区又买了一套房子,孩子也如愿进了心仪的小学,马上面临的就是分班。王先生认为,小学是打基础的重要阶段,能不能碰上负责任的老师,对孩子成长很关键。这几天,他也在为这个事情四处打探消息,听说只要找到关键的人“照顾”就能进好班。“很多朋友都说‘小门’某种意义上来说比‘大门’还重要,进不了好班等于功亏一篑。”

“照顾”大多是心理安慰,团队整体优秀最重要

代表学校:致远外国语小学

“每年都有一些家长通过各种关系来找,希望在分班的时候给孩子照顾,或者能挑他们认为比较好的老师。但说实话,这样的照顾有时候只是一种心理安慰,没有多大意义。”致远外国语小学校长谢英在2013年的新生家长会上诚恳地向家长们介绍了学校的分班规则。

一年级最重要的是语文、数学、英语老师的搭配,学校会考虑到新老搭配、性格搭配、专业能力搭配等因素。“我们去年一年级有一位年轻老师,一年时间听了200节课,每天他除了自己教课,还虚心去听其他老师的课,一方面他自己非常刻苦,教学不断推陈出新,孩子也喜欢他,另一方面我们经验丰富的教学骨干老师也非常慷慨,主动帮助和提升年轻老师迅速优秀起来。”谢英说,教育是一个合力,决不是某个老师优秀这个班级就优秀,家长选择的应该是一个团队。“不可能所有老师都符合家长的要求,但学校一定会考虑师资科学搭配。”

学区生和择校生怎么分班?

学区生看全区统测成绩,择校生分班考试

南京的公办初中实行按照学区入学,民办初中在本区内进行电脑派位,因此大部分的学生来自学校所在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学校对来自本学区的学生分班时的依据是六年级全区统测成绩。“初中属于义务教育,我们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平均分班,一般是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按比例组合,平均分配到各个班级,而这个不同层次就是主要看他们的全区统测成绩,这个考试是统一出卷统一阅卷,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公平的。”记者了解到,对于那些来自其他区的择校生,学校大多会在开学前自己组织一次分班考试,根据成绩再平均分配到各个班级。

没有“实验班”,但有分层分班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为了便于教学和提高升学率,一些学校并不完全是平均分班,而是会根据学生成绩情况进行分层分班。“我们也是为了分层教学,所以分班时会有所差别。比如同样的知识点,有的学生教一遍就懂了,而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听了三四遍还云里雾里。”一初中校的老师坦言,为了避免“犯规”,学校都不设“实验班”,但具体教学上还是有区别的。

“实验班”“强化班”

凭成绩说话

根据南京市的政策,小学和初中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明确不允许分实验班、重点班,但高中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大多学校都以不同名义分出了重点班和普通班,分班的主要依据就是中考成绩。比如达到某个分数线的就可以被分到“实验班”,但“实验班”实行的也是滚动制,即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后会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重新编排,有进有出。而在高二文理分科时,这个分班对学生而言也相当重要,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进入实验班,也是费尽周折。记者采访中发现,高中校分班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按照中考成绩进行“蛇形”分班,即按照蛇形从第一名到最后一名按照班级数顺序分配。这样循环进行,使得每个班学生的平均分几乎相同;二是进行分班考试,按照此成绩或者结合中考成绩分班;三是按照中考签约时的承诺分班,即考前承诺中考达到多少分能进强化班或者实验班的,学校一般会兑现。

培养学习习惯比择班重要

采访中不少小学校长认为,分班并非像家长想象的那样,给“好班”配好老师,很多老师同时在不同水平的班级任课,不同的班级并非师资水平不同,而是授课方式有差异,而这种差异是为了适应学生不同的接受能力。“学校会尽量学搭配一个班级的教师团队,而真正决定性的因素还是孩子自身的‘内因’,希望家长们能放平心态,与其将责任推给学校,不如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比择班更重要。”一些中学校长则认为,中考、高考的学生成绩跨度相对较大,一些学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为充分挖掘学生潜质而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这也是因材施教的做法。“关键是家长要能对自己的孩子做一个准确的定位,适合孩子的才能让孩子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