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跟随十八大精神主题活动采访团,两天行程,马不停蹄采访了山东省昌乐县的十几所学校,匆匆的步履抵挡不住震撼,一帧帧画面,一组组镜头,丰富着感性的认知,“全力打造人民满意教育”,山东省昌乐县正一路前行。
改善办学条件:教育公平的底线
在城区,2009年9月,昌乐育才双语学校启用。2010年9月,昌乐及第中学建校,昌乐三中、昌乐四中、实验高中整体并入,率先在潍坊市实现高中全部进城。2011年9月,昌乐外国语学校、西湖小学、实验小学投用。2012年9月,朱刘街道、宝城街道、城关街道、开发区等四处中学整体搬迁至新建成的昌乐新城中学。在农村,2009年,全面启动镇(街、区)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截至目前共有13处投入使用。2012年9月,鄌郚镇、营丘镇初中全部或部分实现整合。2012年完成44处农村小学标准化建设任务,今年纳入建设计划的共39处。2011年,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付诸实施,两年建成普惠性标准化幼儿园92处,完成总建设任务的93.8%。
数据是凝滞的,陈述是呆板的,贯穿的却是从城区、到镇区、到社区大规模地教育布局调整、大力度地教育资源优化整合。“改善办学条件,夯实教育公平底线”,这是最好的注解。
提升教育质量:永恒的生命线
以昌乐县府机关幼儿园“一日工作流程”为摹本,潍坊市“一日活动保教规范”推行;双手创意绘画,把平常物件当画笔、当画布,描绘的是绚烂的生活和童真的幻想,锤炼的是孩子感知的能力和创造的本领。朱刘街道小学,人手一把乐器,人人练就一项特长,培养的是孩子一生受益不尽的精神和气质。昌乐二中倾力打造的“271高效课堂”,以其显著的创新性和高效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一所学校、几所学校质量过硬、特色鲜明只是‘一花、几花’独秀,我们要的是‘百花齐放’,那就是均衡的高质量。那么以强带弱、优势互补、组团发展是必然途径。”该县教育局局长赵长忠说。
为实现教育质量的高位均衡,县直优质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结成了5对相互对应、相对固定的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横向结成12个教育联盟。在保障上,建立统一管理、人才流动、教育教学一体化、捆绑考核评价四项机制,促进了共同体各成员学校先进文化、管理理念和机制的创新、融合和落实。同时,实施教研员 “四个一”工程,要求教研室每个教研员都联系一处学校,牵头一个学科教研组,承担一门对口专业课程,带动培养一名骨干教师,在发挥教研员专业引领上下功夫。
教师队伍:第一生产力
在山东省昌乐县,针对教师的各类培训如火如荼,仅去年参训教师就达1.2万人次。注重名师培养,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是第二个有力举措。据统计,该县市级以上教学能手、优秀教师、特级教师810人,占总数的12.4%。去年还评选10名“首届昌乐名师”,并深入开展学习活动,促使广大教职员工在向典型学习的过程中升华思想、提升素质。
教师队伍不仅要业务精湛,更要师德高尚。为此,该县在建立完善师德考评奖惩机制的基础上,启动了“师德建设年”活动,有效约束了教师从教行为,全面提了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另外,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切实保障教师各项福利待遇,进一步增强了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去年在县财政相对紧张的情况下,人均增资约500元。深入实施教职工“安居工程”,截至目前“文苑小区”、书香门第小区等建成投用,教师安居乐业有了保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