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湾区高校联盟,我们应该主动拥抱世界、走向世界,和世界高校实现更多的合作与交流,在教科领域助力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在粤港澳高校联盟(简称联盟)理事长、中山大学校长罗俊看来,在后疫情时期,联盟工作需要突出基础研究的重要性,重视联盟成员院校间以及不同联盟间合作方式的创新性,加强联盟发展的开放性。
近日,2020粤港澳高校联盟(简称“联盟”)线上年会暨校长论坛举办。论坛以“迎难而上,迈步前行——后疫情时期联盟如何继续推进大湾区协同创新与教育发展”为主题,探讨联盟如何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团结一起,化“危”为“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国际科创中心和国际教育示范区。联盟同期召开本年度理事会,审议通过组建10个新专业联盟,新增3所入盟院校。据介绍,新增的3所入盟院校分别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广东财经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10个新专业联盟包括粤港澳大湾区物联网显示联盟、粤港澳高校生物电子学联盟、粤港澳高校精神与神经疾病联盟等。
“联盟成员高校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在教育对外开放大格局中发挥引领作用,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教育对外开放高地。”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徐永吉提出,成员高校要进一步加强高校间、高校与科研机构间的人才、科技、信息的融合,不断提升各类学科专业能力,把人才联合培养落到实处,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人才培养高地、协同创新高地。
“粤港澳高校联盟自成立以来,自觉承担起推动粤港澳高等教育发展的责任,取得了喜人的成就。”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朱超华表示,广东省教育厅将一如既往支持联盟工作并提供经费资助。他深信,在粤港澳三地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支持下,粤港澳高校联盟定能充分发挥优势,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提供强大支撑。
据悉,联盟在2016年底成立,由中山大学发起并作为联盟理事长单位,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作为副理事长单位。目前已有三地共计40所成员院校入盟。联盟旨在为三地院校搭建高端交流合作平台,深化三地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在教育领域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