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长期以来注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不断强化导师责任制,为“双一流”人才培养体系提供至关重要的保障。
一是注重岗位培训,提升职业认同。针对新晋研究生导师,学校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入职培训活动,旨在加强研究生导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师德师风教育以及职业技能拓展。培训从“专题培训研讨”和社会实践两个层面,以讲座、研讨、工作坊、观摩等形式,为新晋研究生导师提供职业发展和教学基本技能的相关培训;以参观校史馆、观看校史纪录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聆听革命故事并祭奠革命英烈等活动,切实开展爱党爱国爱校教育。培训中,学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学名师等与新晋研究生导师开展交流和研讨,为新教师搭建平台,增进职业荣誉感与责任感。
二是培养责任意识,明确家国担当。每年假期在全校各院系组织研究生导师参与“四重岗位实践体验营”活动,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带领学生赴国家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进行岗位体验。如2018年寒假期间,研究生导师带领本科生及研究生赴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中船重工、中国航天科技、中国兵器等国防军工重点单位进行参观实习,并指导学生围绕当地人才引进政策、经济产业发展、就业环境及发展空间等进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
三是建立挂职锻炼制度,拓展实践能力。自2013年以来,东南大学积极开展定点扶贫工作。近六年来,学校与西藏民族学院、兰州理工大学、三峡学院、云南楚雄县、南华县等地纷纷建立了具有东大特色的定点扶贫工作体系。学校鼓励并提倡研究生导师通过挂职实践锻炼,在科技、教育、农业产业发展、城乡规划建设等方面帮助对口单位和地区脱贫攻坚。以南华县的城市规划为例,学校自2014年2月以来多次选派相关院系的研究生导师进行实地调研,听取当地诉求,充分论证,最终成功修订《南华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04-2020)》编制并实施已历十年。
四是树立典型榜样,注重团队发展。学校积极加强研究生导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出台《东南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的实施办法》《东南大学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方案》《东南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东南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责任制实施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构建教育、宣传、监督、考核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岗位聘用、业绩考核、职称评审、评优奖励、项目资助以及外推专家等工作的基本要求,实施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度。学校定期开展“至善讲堂”的专题培训,激发教师永葆初心、立德树人、实干担当。在研究生导师中积极开展向教育楷模黄大年、李保国等同志的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学校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教师团队,其中有甘坐“冷板凳”、敢啃“硬骨头”的“有序物质科学研究中心”熊仁根教授团队,获得全国首批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崔铁军教授团队,荣获首届“汤森路透中国引文桂冠奖”-“高被引科学家奖”的曹进德教师团队,还有“最美医生”“白求恩奖章”获得者、有“生命守门人”之称的邱海波教授,获得2017年度“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的宋爱国教授,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的刘松玉教授等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