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卷布局
1、题型结构
高考以能力立意为主,不同题型对能力的鉴别功能不同,自2008年江苏进入新课程和新高考以来,物理试卷题型结构整体保持相对稳定,近年来,各种题型的分值和占分比例稳定如下表,各地、各校的高考模拟试卷题型结构也与此为蓝本。选修模块每个题目都是分成三小题,每题4分,分别为选择、填空和论述计算题。
2、知识结构
通过对知识的考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考试说明》列出的物理科目考试知识点有上百个,现有高考模式、考试时间决定了物理科考试无法实现对知识点的全覆盖,为此,只能侧重于重点知识的考查,即加强《考试说明》中Ⅱ类要求的考查,近年来选修内容、实验内容分值很稳定,如下表所示,电学分值一直大于力学分值,有些考题涉及力电综合,因此力电就是考查的重点。
单选题呈现出2力3电或3力2电的格局;多选题一直是2力2电组合,其中万有引力是必考的内容(如2015年第3题、2016年第7题、2017年第6题),并且以多选题形式居多;实验题一直是1力1电(其中一题相对常规、另一题需要拓展和迁移);论述计算题分别为电学(以电磁感应为主)、力学综合(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律)、电学综合(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重点考查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二、应对技巧
1、审题技巧
曾经在高考前两个月时做过高三教学问卷调查,要求学生对八份考过的模拟试卷做失分归因统计,其结果有一定的代表性。
排列失分有归因前四位的分别是分析不够、概念不清、计算错误、审题不清。概念是物理学的基本工具,短时间很难解决;计算能力涉及学生的数学基础及细心程度,也是很难提升。审题能力在短时间内是可以提升的。
磨刀不误砍柴功、审题是问题解决的关键,看清每一个字、词、符号、对题意要反复推敲,搞清楚题目的条件、抓住问题的关键。读题的过程中必须划出关键字,有很多物理学的专业术语必须理解到位,例如:“轻质线或绸带”,直观的反映是不计质量、深层的理解是无论线处于什么样的运动情况,其所受的合外力必须等于零,由此,线上各处的张力(拉力)大小相等;可绕固定转轴转动的“轻质杆”处于平衡状态时间,非固定端受到的力必须沿着杆子方向,否则就不满足转动平衡条件。再如“正电荷”、“负电荷”、“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向里、向外)”、线圈有“一半”在变化的磁场内……等等,直接影响到电场力、磁场力方向的判定,有效面积的计算等,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错误。不仅如此,在划出关键字的同时,最好将有关数据或符号标注在题目的图上,因为,一旦开始解答,注意力已集中在图上。
2、分析技巧
无论是选择题、实验题还是论述计算题,多十分注重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逻辑结构来看,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如果分析不到位就无法正确解决问题。调查统计表明,由于分析不够或不作分析导致错误占22%左右,是学生出现解题错误的主要原因。其主要表现形式有五种:分析不够、受力分析错误、几何分析错误、电路分析错误和不画图分析。为此,考生必须做到遇到力学问题,必须画好受力分析图;遇到运动学问题,必须画好几何关系图(必要时配合v-t图像应用);遇到电路问题,必须简化电路图(如R-L-C电路),并且每个电学状态必须画一个图,以便于分析和对比;遇到核反应问题时,必须写出核反映方程式,把核反应方程作为解决问题的抓手;遇到带电粒子运动时,必须画出几何图案,一般先在草稿纸上画,找到符合题意的几何图后再转画在答题卡上,这样可以不受答题卡图形区域的限制,便于分析。
3、书写技巧
①书写的科学性
涉及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读数时,必须注意有效数字的位数。例如用20等分的游标卡尺读得数据为2mm+6×0.05mm=2.30mm,有些考生写出2.3mm,再如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长度0.5mm+10.0×0.01mm=0.600mm,有些考生写成0.60mm,从结果来倒推测量器材的精度,就不符合实际情况,因此也不能得分。
②书写的规范性
物理学是十分严谨的科学,这一特征决定了考生答题的书写必须符合物理专业术语,例如书本上“探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需要做平衡摩擦力工作,实际情况不太可能方刚好全部平衡摩擦力,将导致实验得到的a-F图像可能有两种,其中一种是木板倾角太小(没有平衡摩擦力)、另一种是木板倾角太大(过平衡摩擦力),答题书写时不能笼统地写成“没有平衡摩擦力”。
③书写的条理性
物理学的逻辑美要求考生书写必须有条理,书写最好有中文、英文字母及必要的图形标注。书写出所应用的物理学概念、规律,列出相应的方程式,标注于①②③…式,代入数据及数据计算可以在草稿纸上完成(不需写在答题卡上),最后需书写答案,有些考生不注重书写答案,就有可能漏答速度的方向、电荷的正负、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等要素,造成失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