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经费使用:离真正“松绑”还有多远

首页 > 

考研

 > 科研经费使用:离真正...

科研经费使用:离真正“松绑”还有多远

3月27日,《广州日报》的一则消息引起热议。消息称,广东省财政厅加大了对科研人员的激励,扩大了劳务费开支范围。参与项目研究的研究生、博士后、访问学者以及项目聘用的研究人员、科研辅助人员等,都可以开支劳务费。

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上,科研经费的使用也是代表委员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实际上,这些年来,如何让科研经费既管理得当,又能给它的使用“松绑”一直是教育界、科技界讨论的热点话题。

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11号文),提出了进一步下放预算调整审批权限、完善间接费用管理等内容,让科研经费的使用有了“松绑”的大方向。此后几年中,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国家又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松绑”政策。

一线科研人员表示,总体来说经费使用政策越来越符合科研规律了,但与此同时,离真正“松绑”还有较大的差距。

“松绑”不够,大家“不太满意”

今年全国两会之前,九三学社就科研经费的管理问题进行了广泛调研,最终形成一份提案。在这份名为《关于进一步完善财政科研项目管理的建议》的提案中,九三学社提出,自11号文实施以来,科研项目管理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待改进的问题也不少。

对于相关改革举措,九三学社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并不满意,认为“有些正面影响,但效果不明显”或者“比以前没有实质性改善”的占67.59%,认为“感到更不利于科研工作了”或者“政策带来的不利影响已经很突出”的占21.02%左右,而认为“有显著促进作用的”仅占3.86%。从调研来看,当前的财政科研项目管理仍然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

这份调查报告代表了部分科研人员的意见。在日常工作中,他们面临的问题各有不同——有的人苦于预算“呆板”只恨自己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有的仍然为了“人头费”绞尽脑汁,有时候大家见面还会开玩笑说,科学家要多学习财务知识,希望能精通会计业务。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易建强就经常面临预算设定后,设备采购不能调整的问题。预算做得早,等预算批下来又过去了不短的时间,等到预算下来再去采购设备的时候,型号批次可能都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时候怎么办?买原有的型号可能已经过时,新型号却又没有报批。这可能是许多科研人员面临的问题。

易建强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就提出,“我们希望能进一步提高间接经费比例,并允许设备购置费预算中对拟购买设备进行动态调整。”

算账算工资算奖励,大家“苦不堪言”

“扩大科研机构和高校科研自主权,改进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深化科技成果权益管理改革”,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结过去5年工作成就时,把这一条作为重要内容列了出来。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对今年的工作建议中又提出“对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科研人员,采取灵活的薪酬制度和奖励措施”。

从这些文字中,不难看出管理部门对科研经费管理科学化问题的关注。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的科研经费在管理上仍有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线科研人员忙着算账、算薪酬、算奖励并不是新鲜事,不少科研人员“苦不堪言”。在今年两会的小组讨论会上,有数位科学家表示,虽然在11号文发布后,各地陆续有一些说法解决细节问题,但是始终没有针对性的细则解决大家面临的问题,一线科研人员抱怨不少。

对于科研人员“算账”的问题,湖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马骏说:“在科研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上,要建立专门的科研财务制度或者是财务人员队伍帮助科研人员。让他们一心一意去做好科研,不要为科研经费的使用、报销去焦头烂额。”

另一方面薪酬和奖励的问题已经提了多年,随着国家科技创新水平越来越高,如何进一步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造性,在薪酬和奖励上进行改革被认为举足轻重。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探索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对此,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将有更多的政策保证承担重大项目的科研人员得到基本收入稳定增长,绩效收益合理增长和成果转化的激励奖励,实现三者最优化的灵活薪酬制度。

而这样的变革被认为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举措,让创造成果的科技工作者得到最大回报。这些改革举措将激励大家更有积极性,为国家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法律不同步,大家“有些顾虑”

北京市检察院副检察长甄贞虽不是一线科研人员,但多年来一直都关注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这些年的工作中,她曾多次办理高校科研经费腐败案,涉案金额并不低。正因为见到了太多案例,早在相关“松绑”政策出台之前,她就一直提出,与其谈科研经费怎样使用,为科研人员争取更大的权利和自由度,不如先就科研经费管理立法。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这些年她的提案大多与科研经费管理相关,今年她又带来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科研管理制度,实现科学研究受益权》的提案。

甄贞提出,随着相关文件的陆续出台,国家科研资助管理方式在逐步改变,但相关法律体系、政策规范、管理机制还不健全,保障力度还有待增强,与审计、纪检监察等相关制度的衔接还须统一认识、把握界限。

这种“界限不清”的后果是不少科研人员心中有顾虑,所以有很强的不敢做、不敢动、怕“踩雷”的心理,这种心理不仅影响工作效率,也容易扼杀一线人员的创新热情。

九三学社中央提案《关于进一步完善财政科研项目管理的建议》也指出,当前在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监督管理上,各方责任仍不是十分明确。

根据调查结果,九三学社给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其中重点提出,要制定财政科研经费使用条例或者法律,让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做到心中有数、有法可依、依法办事;不断完善科研项目预算管理,改进评审方式,允许项目负责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经费使用进行动态调整,严格执行项目负责人终身负责制;适时开展“二次督查”,并会同有关部门将督查结果纳入信用管理,与项目承担单位间接费用核定、结余资金留用等挂钩;尽快由财政、科技等部门建立政策落实持续督查机制,监督各地方和单位,依据中央改革要求,抓紧制定或修订科研项目资金内部管理办法和报销规定,同时加大宣传培训,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