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也应引入“退出机制”

首页 > 

考研

 > 研究生培养也应引入“...

研究生培养也应引入“退出机制”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出台新政,自今年9月起,对于学业成绩未达标而受到学籍警示处理,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学习者,将转入专科层次或退学。

新出台的《华中科技大学普通本科生转专科管理办法(试行)》明确,秋季学期对除新生外的普通本科生所获学分进行一次梳理。未达到培养计划总学分的3/4(二年级为2/3)者,给予黄牌警示;未达到培养计划总学分的2/3(二年级为1/2)者,给予红牌警示。一次红牌警示,或者两次黄牌警示就得转入专科,否则予以退学处理。此外,转入专科学习期间不得转回本科,也不得转专业。

与国外申请制“宽进严出”的大学培养制度不同,我国“严进宽出”的培养方式一直饱受争议。对大学生们来说,高考也许是他们求学路上最大的一只“拦路虎”,一旦闯过这一关,大学生活往往会“轻松”很多。这种模式会给大学生们一种错觉,让他们误以为高考就是求学路,甚至人生路上的终点。而事实是,进入大学,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如果说大学真正的意义在于培养高素质的人的话,那么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则是要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的要求应当更高。

借着此次华中科技大学 “本科不努力,毕业成专科”政策的出台,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是否也该思考研究生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退出机制呢?

曾有科研人员将现在研究生培养模式总结为“没有按期毕业的博士、没有延期毕业的硕士”。

一部分攻读硕士学位者,可能并没有从事科研工作的志向,在攻读学位期间,由于实习、考证、找工作等等原因也未能将所有精力投入到研究工作当中去。“能放一马就放一马”成为很多导师和硕士生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

但不可否认的是,正如对本科生的低要求培养不出名副其实的本科生,对研究生的低要求一样培养不出名副其实的研究生。长此以往,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就会成为空谈。

“退出机制”从一个侧面来说是一种淘汰机制,但从另一个侧面来说也是一种灵活选择机制。给予大学生、研究生、导师和培养单位更多的选择权,也有助于大学生和研究生们在不断摸索中确定最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对各方来说都是“多赢”的好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