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短板在于缺乏针对性和亲和力,难以满足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也是达成“立德树人”这一培养目标的根本要求。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又来自哪里呢?
来自教学内容的“接地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如何使“有意义”的理论变得“有意思”,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简单地重复教材中的内容,必须“接地气”,结合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开展教学,回应大学生最迫切的现实关切,确保教学内容不OUT。对此,只有将教材内容与当前形势密切结合,以鲜活话题引入课堂,以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为教学切入点,变“说教”为“说理”,变“叙理”为“叙事”,讲好中国“故事”,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获得感,学生才会觉得这堂课有用、有意义,也才能爱听、听得进去。如果在内容上不能做到贴近生活,不易于为学生所接受,而一味地把学生当作管理对象,那么就会把学生推向对立面。
来自教学过程的互动交流。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以教师灌输为主,学生不爱听、不感兴趣,“抬头率”也不高。在传递中国“好声音”时,我们要有效地引发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和热情,就要改变单纯的“注入式”教学,尽可能为大学生提供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参与教学过程,实现师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对于身处“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还应积极利用新媒体新方法,下功夫开展好课外“零距离”互动,在互动中增强课程亲和力,引导大学生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信、可敬的认识,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来自教学方式的“因势而新”。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从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还是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来说,都要求我们适应“互联网+”和青年人的喜好,充分利用当代大学生青睐的手机终端平台,推动思政课传统优势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借助QQ、微信等形式,变抽象的“基本原理”为具体的“生动道理”,吸引和增强大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总之,从理论接受的规律来说,大多数人往往更喜欢通俗易懂的文字,更易于接受生动具体的东西,所以在方式方法上要尽量采取学生喜欢和可接受的方式,实现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的联动,切实让思政课“活”起来。
来自对大学生需求的精准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必须精准把握青年学生的需求。为此,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以参与学生成长为导向,贴近学生,更广泛更深入地了解学生,了解和分析他们的“需求点”,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并通过清晰流畅、生动形象和易于接受的话语表达为他们释疑解惑,既让思想政治教育变生硬为柔软、变冰冷为温暖,也让青年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怀和价值,从而实现教书育人之目标。
来自师生相互关系的融洽和谐。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有助于大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达到受教育的目的。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过程,本质上也是一个师生之间的沟通过程。教师亲和力的本质是对学生的关爱,其核心是民主平等。只有自觉为人师表,在人格上与学生平等相待,尊重学生的话语权,让学生感受到思政课教师是可亲可爱的,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信任、理解和支持。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应该注重情感投入,对学生多些亲近,增强亲和力。古语云: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亲和力的增强,有助于调动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热情和自觉行动,从而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基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