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彭芝:做好教育帮扶这篇大文章

首页 > 

高教

 > 刘彭芝:做好教育帮扶...

刘彭芝:做好教育帮扶这篇大文章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任务。促进教育公平,政府主导、政策支持是关键。同时,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特别是让发达地区具备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帮扶欠发达地区的薄弱学校,对促进教育公平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教育帮扶是一篇知行合一的大文章,需要长远谋划、坚持不懈。

不管做什么事,只有带着真心真情去做才能做好。教育帮扶也不例外,需要帮扶方有责任心和积极性。在发达地区优质学校工作的教育工作者,作为教育帮扶的重要主体,应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涵养仁爱之心、济世之志,带着真心真情去进行教育帮扶。我国是教育大国,有着悠久的崇文重教传统,许多教育家都怀有促进教育公平的理想抱负。远如孔子,是他实现了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的转变,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为后人诠释了推动教育公平的真谛。近如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等,他们都曾深入穷乡僻壤,奉献于乡村教育、大众教育,致力于促进教育公平,成为教育工作者的楷模。今天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发达地区优质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应心中有大义、肩上担责任,尽最大的努力投入教育帮扶,在教育帮扶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凡事要立其大、取其上。搞教育帮扶首先要让被帮扶的学校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丰子恺在纪念他的老师李叔同时说,人活在世上,有三种生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灵魂生活。灵魂生活是指心灵的净化和美化,教育事业就是净化和美化灵魂的事业。今天,发展教育事业绝不能局限于教给学生谋生的技能,而且要让学生涵养美丽的心灵和高尚的灵魂。因此,教育帮扶首先要切实提升被帮扶学校的教育理念,将这个作为重要目标。有了好的教育理念,才能培育出更多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

还应看到,做任何事情,既要有顶层设计,又要注重具体操作。教育帮扶,关键在帮扶。帮扶不是替代,更不是包办。对帮扶者来说,替代、包办既无这个能力,更无这个必要。在长期的教育帮扶工作中,我们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比如,教育帮扶要抓住重点、固本培元。应将教育帮扶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校长和教师培训上。帮扶一所薄弱学校,最直接、最长效的途径是培训校长和教师,让他们的教育理念、业务素质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这是“授人以渔”,是最有实效的教育帮扶。再如,教育帮扶可以殊途同归、百虑一致。传统的教育帮扶多是优质学校派教师去支教,这个办法已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应继续坚持。但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教育帮扶也应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创新内容和形式、途径和方法。只要有助于教育帮扶,各种技术和方法都可以用,实现殊途同归、百虑一致。例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1+1慕课教学”项目,利用网络把优质课程、讲义、学案同步直播或录播到200多所贫困地区的学校,有效提升了这些学校的教学质量。

教育是成风化人的事业,需要久久为功。教育帮扶也是如此,不能只作短期计划,而要有长远谋划。只要还存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现象,优质学校就有开展教育帮扶的社会责任。教育帮扶不能靠一时的激情,而需要长期的努力。教育帮扶难在坚持不懈、贵在坚持不懈,要有一张蓝图干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干劲和韧劲。只有这样,才能把教育帮扶这件惠及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办好。(作者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