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阐释意义上的相对主义是一种古老的理论观点和思想流派,影响极其深广。从理论逻辑来看,历史相对主义最终会导致历史怀疑主义,成为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在哲学和历史学的对话中,深入剖析历史相对主义的理论特质,澄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认识本源,探究历史阐释的真理之源,提出具有时代特征、推动社会进步的标识性概念和命题,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历史阐释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4月22—23日,“历史阐释的真理之源”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与会学者就“‘人人都是历史学家’命题辨析”、“历史大势与碎片关系辨析”、“历史文本与文学文本的关系辨析”、“历史阐释的边际问题和基本原则”、“历史阐释的客观性与相对性”、“历史阐释与历史价值观”、“唯物史观语境中的历史阐释”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对构建当代中国历史阐释学派的基本原则和发展方向达成共识。
唯物史观为历史阐释提供了方法论原则
构建当代中国历史阐释学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雄认为,对于历史的真理性阐释,关键在于坚持唯物史观。唯物史观为人类理解历史本质、讨论历史主体提供了一整套新的阐释原则,其价值就在于超越了从抽象、观念、精神、主观角度定位历史本体论的形而上学,将历史本体论定位为人,即从事现实生产和在生产的人,并从现实的人的活动出发,讨论人类历史的过去与未来。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马敏强调,探索历史之真,需要以唯物史观为方法论原则。就历史阐释而言,要看到其所具有的客观性、深刻性、多样性特质。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历史学院教授孙江提出,构建当代中国历史阐释学需要反思四个方面的问题:真理问题、历史概念问题、历史叙事的问题以及历史伦理的问题。唯物史观、民族国家史观、文化史观是当代中国历史阐释学必须认真对待的思想资源。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孙逊提出,按照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原则,任何一个文本都包含无限的可能性,但在文本阐释中,要注意适度阐释与过度阐释、合理阐释与强制阐释的问题。衡量文本是否阐释过度,关键取决于文本所描写的事实是否是实实在在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这为未来一个时期的历史阐释研究指明了方向。在唯物史观指导下,主动设置议题,提炼标识性概念,建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历史阐释学,前景广阔。
历史阐释的多维度反思
从多维视角出发,剖析历史相对主义、追问历史阐释的真理性、探讨历史阐释的认识论规律、对各类思想资源进行批判吸收,意义重大。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吴晓明认为,无论是“后真相时代到来”还是“民粹主义”,基本上都是“坏的主观性”的基本表现。伴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一战后,理性主义的兴起以及启蒙精神的弘扬,意味着原来对整个现代文明起支撑作用的宗教、道德和实体性规范全部失效和瓦解了。随之而来的是主观性崛起,“坏的主观性”无限制发展起来,“坏的主观性”集合取代冒充实体的东西和普遍的东西。但值得注意的是,主观性机制当中存在的自相矛盾必然导致其趋于瓦解,这将意味着,某种实体性、真理性、本质性的东西将再度出现。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萧功秦提出,要真实地审视相对主义和结构主义,关键在于揭示其背后的思想逻辑。西方主流学界陷入理性主义、解构主义的根本原因在于,对理性抱有强烈的不信任态度。西方理性主义自身存在着诸多问题,存在着“坏的理性”和“好的理性”。就前者来说,即人们浪漫的愿望、激情或者非理性的情绪,却以理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用理性的概念逻辑来论证,掩盖实质上是浪漫主义的东西。就后者而言,这种理性就是常识理性,用常识理性、世俗理性来分析问题,它是经得起检验的。这种理性最大的特点是把历史背景和产生问题的条件结合起来思考。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陈恒认为,在历史研究领域,历史阐释不断制造出各种各样的观念,从而促进知识的生产。世界发展、人类认知的无限性,决定了历史探索的复杂性。此种历史探索又决定了人类认知世界的多样性。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历史解释——概念路径的历史解释。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丰子义提出,在历史阐释中,应该关注四个限度:历史阐释的主体限度;历史阐释的价值限度;价值评价的历史限度问题;历史叙述的限度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臧峰宇认为,从唯物史观出发讨论历史阐释的真实性问题,核心在于确立历史阐释的限制性原则。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董立河强调,思辨的历史哲学对于历史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思辨历史哲学的方法论意义在于,人类心灵不可能永远满足于混乱多变状态,而是要不断追求历史真实,由此为我们提供健全合理的世界观和历史观,重新树立人类对于历史(未来)的信心。
在共识中推动当代中国历史阐释学的架构
此次研讨会就如何展开历史阐释达成了一些基本的共识。第一,历史是事实,不是想象。绝对的相对历史主义所理解的历史,是想象的历史,企图以无边界的想象替换知识的流动和进步,为想象历史、以个人经验伸张历史提供根据。其问题就在于,错误地处理了事件与事实、记忆与事实的关系。第二,历史是大势,不是碎片。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历史记录的是发展大势,是历史规律的探索和确证,而非碎片化的个人经历和记忆。历史大势由三个方面构成:决定或影响历史进程的实践;人类及民族社会的生存状态;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三,历史研究不仅仅是对事实的细节及碎片的挖掘,也不仅仅是对事件记忆的巩固与刷新。它的根本意义是把握历史大势、发展历史规律,为当下人的行动指明未来。第四,强制阐释的历史不是历史。强制阐释的核心要点在于,背离历史事实,颠覆历史基准,以前置立场和模式,对历史作符合论者前置结论的阐释。在历史阐释中要警惕以下问题:简单搬用历史学理论以外的其他理论强加于历史研究,以文学想象和虚构取代历史实际,以文学叙事代替历史描述,以个体云集的文学话语强制历史。第五,历史阐释的目标在于追求确定性;必须从历史事实出发;历史研究应该讲大势,追求发展规律;要注意历史阐释的可公度性;应遵从历史阐释的大多数原则。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上海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主办,上海师范大学光启国际学者中心承办。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单位的2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