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洪江
杭州师范大学宣传部副部长
从根本上来说,高校管理者与普通师生的利益是一致的,学校的管理规章制度也是为了教师更好地育人,学生更好地成才。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在不少高校,双方利益冲突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制度、做法的出台引发师生网上吐槽也屡见不鲜。
产生这样现象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制度出台前的互相沟通不够,效果不佳是重要原因。具体来说,可能存在着如下的问题:
一是“没有沟通”。管理者主观认为有了行政权力和领导经验就可以“办好事”“快办事”,忽略师生的集体智慧,主观为了师生好,越位思考,想当然决策,制定的举措最终“水土不服”。
二是“只沟不通”。决策者征求师生意见,只带耳朵不带笔。群众意见说了一大堆,最终压根听不进,或者只是象征性改几个字,沟通成了走过场。
三是“强沟弱通”。沟通方式常局限于座谈会等严肃形式,面对院长、处长甚至校领导,有些师生有顾虑,可能不一定能讲出真话、实话。
四是“少沟少通”。只找几位师生征求意见就算数,而没有更好地思考,这些少量师生是否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意见?他们能够充分地反映出多方师生的利益诉求吗?
五是只有“对内沟通”。忽略了教师背后的家庭群、学生背后的庞大家长群以及关注学校的其它社会群体等的利益诉求。而事实上一些纠纷出现后,这些群体可能会成为矛盾中的重要推动群体。
等等诸如之类。决策者如果只把沟通作为制度出台前一个可有可无的环节,就极有可能出现上述沟通失效的现象。某些高校,刚出台的某项管理制度,就要进行修订,或者经常性地废除刚刚出台的制度,或者几项制度互相冲突,给师生带来一定困惑。沟通效果差,一定会影响高校管理制度举措的有效性、适应性以及普及性,甚至为产生冲突矛盾埋下伏笔。因此,笔者认为,大学治理中,在与师生的沟通交流上,仍需进一步加大投入,沟通成本高些,在当前并非坏事。
一要增加认识成本。你是谁?依托谁?服务谁?要真正把沟通列入大学治理的必须环节,从上到下给予高度重视,这是高校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加强“两学一做”教育的生动体现。要想决策不跑偏,树立重大决策一定要在规范的程序和透明的平台上展开沟通讨论的意识很有必要。
二要增加时间成本。制度制订需要来回修改,甚至推倒重来,与制度有关的群体,都应保证时间征求他们意见。意见收集后,还要耐心核实、修改,不要嫌麻烦。制度出台后,对于能够公开的决策方案,也应保证足够公示的具体程序和时间,减少偏颇。
三要增加沟通环节成本。如在重大决策出台前,可增加同行专家咨询论证环节,对专业背景进行论证,提高沟通的科学化水平。又如,可实施多方案沟通环节,推出多种方案供师生进行比较、讨论、选择。
四要增加舆情收集与风险评估成本。建立健全师生舆情信息收集机制,是推进沟通的新手段,是确保民主决策的重要前提。应尽可能地做好师生舆情风险预估,尽可能减少决策出台后师生冲突、网上争议的可能性。
五要增加沟通技术成本。开个座谈会,或者留一个咨询电话或者电子邮箱固然省事。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师生注意力呈现碎片化、分散化,如果管理者不提高沟通技术,是很难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参与讨论决策话题。如可通过网上调查、微博发起主题讨论等方式,拓宽沟通方式和途径。又比如通过工会小组长、师生中的网红、教学名师、学生最喜爱的辅导员等二级舆论领袖与师生沟通,可能会比校方直接沟通效果更好些。
以上建议不一定同时都要用上,过于浪费与繁琐也没必要,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投入了必要的沟通成本,高校管理才能更为有效、有序、有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