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高校被称为“学术共同体”。师生共处于一校之中,教学相长,互促共进,既是学校主体,也是命运共同体,在相伴“从游”、互动激荡中,师长度与“金针”、学生成人成才。
建构师生共同体,高校“思政人”必须找到学生情感“触发点”,真诚关爱学生,以心心相印的师生关系,换取学生的情感认同。热爱学生、对学生负责,是对一个高校“思政人”最基本的要求。“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作为一个高校“思政人”,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真心实意地为学生的进步和成才倾力付出,将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自古而今,师生关系亲密而重要。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加速,不少高校机器式运转,教师海量式教学,学生程序性听课,甚至连学校“思政人”与学生的接触时间也十分有限。曾经有一位高校毕业生在离校时说道:“我这四年,只有一位老师问过‘你是哪里人?’”话语间充满遗憾伤感。师生“心墙”阻隔,不认同,甚至拒斥。
教师面对的学生都是鲜活、独特的生命存在,如同黑格尔所说的“这一个”。大学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被理解、接纳的需要。尤其在大学这个阶段,更有成长中的痛楚需要安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为一名高校“思政人”,要以“面对面”,换“心连心”。在学生生活困窘、身患疾病时,出现他们身边;针对他们所思所想、所苦所盼,将工作落细落小。付出自己的真情真诚,去搭建师生之间交往的桥梁,开展有温度的思想政治工作,赢得学生情感认同。
建构师生共同体,高校“思政人”必须针对学生求知闻道“困惑点”,“亦师亦友”地教育、引导,促进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大学生正处在这样一个身心发育时段:情绪常波动起伏、心理易好奇、猎奇;行为常热情而懵懂。网络时代的他们看起来懂得多,但可能缺少对事物分析的科学方法;在求学闻道的路上,时常困惑,也有反复。
作为与学生打交道最多的“思政人”,要贴近学生育人,履行引导责任。充分关注、关心学生必要的需求,从学生一辈子的幸福和发展来考量,“动之以情”,走进学生内心,施加人格影响,使学生从情感上能动地选择和接受教育内容;“晓之以理”,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将接受的信息加工转化为理性认同;“导之以行”,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国情民意,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作为“思政人”,要身教重于言教,注重示范引领。传道者自己先要明道、信道。我们必须加强自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的自觉认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深刻认识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责任要求,进而用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思想觉悟,在学生“闻道”进程中开展示范引领,努力将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传递给他们,教育引导学生在比较、选择、消化、吸收后将其内化为认同,外显于行为。
建构师生共同体,高校“思政人”必须找准学生思想的“共鸣点”,与之激荡,引领“从游”,有效形成师生“价值共同体”,实现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认同。如同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们高校“思政人”要努力创设“树木摇动树木、云朵推动云朵、灵魂唤醒灵魂”的育人环境,通过师生的交流切磋、相伴“从游”,使青年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提升自身内在的价值尺度、精神品格,进德修业,实现全方位的成长。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高校“思政人”不能安于当个“学生保姆”;而是要成为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从摸清学生“身世”入手,到帮助学生正确“入世”,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以今天在学生“身边”的工作,影响他们未来走向“天边”的旅程,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将学生对学校和老师包括“思政人”的情感认同,对党和国家基本的政治认同,有效提升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认同。
在师生价值共同体,高校“思政人”要致力于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立人先立德,情为媒,识为体,德为魂。做好大学生思政工作,我们要进一步有效整合课前课后、网上网下、校园内外的教育资源,确保人才培养的每一环节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之与学生的成长、发展同向同行,促使青年学生早日获取“金针”,点亮理想之灯,照亮前行之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